2000年政府工作報告

日期:2000-02-08 10:00    來源:首都之窗

分享:
字號:        

在北京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1999年12月29日,徵求意見稿)

北京市市長 劉 淇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一、1999年工作的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首都現代化建設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各族人民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大政方針和重大決策,按照中共北京市委的部署,緊緊抓住發展中難得的歷史機遇,大力創建良好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城市文明環境,高水準高效率地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隆重熱烈、精彩圓滿地完成了國慶大典和澳門回歸的慶祝活動,極大地振奮了黨心、軍心、民心,贏得了國內外的高度評價和廣泛讚譽。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就,呈現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

  (一)國民經濟保持快速增長,經濟效益明顯回升。預計全市國內生産總值實現2168.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左右。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鄉鎮企業重組轉製成效顯著,實現利潤45億元,增長20%。工業增長率明顯提高,達到13%。一輕、二輕、有色、農機等四個總公司實現全行業扭虧,紡織保持了國有企業整體扭虧成果,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虧損面降至25%以下。高新技術産業迅速崛起,産品增加值佔全市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5%左右。第三産業繼續發展,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57.1%。地方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完成820億元,增長6.2%。地方財政收入實現271億元,增長19%,金融運作平穩,社會商品零售價格總水準下降1.2%,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6%。在物價長期低迷的形勢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然達到1310億元,實際增長10%以上。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9170元,實際增長7.6%;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4350元,實際增長7%。

  (二)以67項重大工程為代表的大批建設項目相繼竣工,向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去年是建國以來全市重大工程項目最集中、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年。地鐵“復八線”、東四環路、平安大街等道路工程建成通車,首都國際機場新航廈竣工交付使用。二、三環路改造初見成效,交通指揮中心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城市交通管理的現代化水準。第九水廠三期25萬噸工程、陜甘寧天然氣進京市內工程、高碑店污水處理廠二期、北京電信工程和有線廣播電視網路建設工程等一批項目完工,水、電、氣、熱、環衛、電信等基礎設施供應能力明顯提高。中國現代文學館、北京海洋館、西單文化廣場、國際金融大廈等一批文化設施和大型標誌性建築相繼建成。全年住宅竣工面積1000萬平方米,其中經濟適用房150萬平方米,一批危舊房改造工程順利完成。這些不僅明顯提高了首都的現代化水準,也有力地拉動了全市經濟的增長。

  (三)國有企業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各項重大改革穩步推進。38家地方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完成了改制工作,改制面達到58%。進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積極探索國有資産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促進了國有資産的調整和重組。企業減債、減負、減員和提高效益取得進展,北京水泥廠作為全國第一家試點,順利完成了“債轉股”工作。再就業工程取得新的進展,下崗職工再就業率達到65.7%,城鎮登記失業率為0.62%。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較大幅度提高了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六條社會保障線的標準。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大病統籌的覆蓋面分別達到98%、98%和99%。加強了稅收徵管,研究制定了財政分稅制改革方案。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穩步調整了水價、電價和公交、地鐵票價,為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住房改革開始啟動,為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奠定了基礎。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區縣管理許可權加大,街道實現了政企分開,管理職能和服務功能加強,居委會改革全面推開,一整套新型的管理體制正在加快形成。

  (四)外貿出口增長較快,利用外資水準不斷提高。出口總額達到32億美元,增長13%。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9億美元,增長1%。微軟、愛立信、朗訊科技、康柏等一批世界著名跨國公司在京投資,帶動了高新技術領域利用外資的增長。海外投資和對外承包工程、勞務輸出與服務貿易,也都有新的發展。旅遊業創歷史最好水準,接待海外遊客超過250萬人次,增長14%;旅遊外匯收入25億美元,增長5%。對外交往更加活躍,先後成功地舉辦了北京高新技術産業國際周、京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召開了首屆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會議,聘請了17位市長顧問,並授予了一批關心和支援北京發展的國際知名人士榮譽市民稱號。國際城市交流繼續向前推進,目前已經與23個國家的26個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

  (五)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全面啟動,科技、教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加快。中央作出創建中關村科技園區的重大決策之後,以“一區五園”為基本格局的各項規劃全面展開,基礎設施建設迅速推進。白頤路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北延工程建成通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工程破土動工,西區高科技商貿中心、東區科學城等重點項目在高起點上加快了開發建設步伐,北大生物城、聯想研發中心等高技術項目陸續啟動。“中關村科技”上市融資獲得成功,風險投資和擔保資金運作順利。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規,一個有利於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的良好發展環境正在形成。教育改革和發展邁出重大步伐,基礎教育得到加強,城八區105所基礎薄弱校面貌全面改觀,山區辦學水準和教育品質提高。普通高中增加招生5000人,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增加了12000人,在全國率先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院校管理體制改革和佈局結構調整取得新的進展。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發展迅速。完成育新花園二期13.6萬平方米,改造高校筒子樓164棟,教師住宅緊張狀況進一步緩解。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社會科學事業取得豐碩成果,創作出一大批歌頌偉大祖國、激勵人們投身改革開放宏偉事業、普及文化科學知識的優秀劇目和作品,其中19項作品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文物保護工作得到加強,圓滿完成了雲居寺石經回藏地穴的活動。醫療衛生事業改革進一步深入,防病治病水準得到提高。計劃生育基礎工作得到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1.35‰。體育事業的社會化、産業化、法制化進程加快,成功舉辦了第六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和第二屆北京市全民健身體育節。

  (六)大氣污染治理和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明顯進展,城鄉面貌變化顯著。嚴格推行了一系列治理大氣污染的措施,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城市空氣品質全年三級和好于三級的天數超過70%。對長河、“六海”及昆玉段等城市水系進行了清淤截污和沿岸綠化,初步實現了“水清、流暢、岸綠、通航”的目標。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的綜合治理和天安門廣場大規模整修,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主要大街和重要建築物的夜間照明煥然一新。大力推進“拆違、撤市、還綠”等環境整治工作,全年共拆除違法建設445.5萬平方米,恢復綠化面積130多萬平方米。市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42%。

  (七)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績,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針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進一步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反對美國霸權主義、反對“法輪功”邪教、反對李登輝搞分裂的三場重大政治鬥爭中,廣大人民群眾受到深刻教育,大大增強了政治凝聚力。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教育,進一步提高了領導幹部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慶祝建國50週年和澳門回歸,極大地激發了全市各族人民報效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建首善、創一流”為總目標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更加深入。2800余個居民區已經基本達到創建標準。以為居民服務為宗旨的各級社區服務蓬勃興起,開創了基層精神文明建設的嶄新局面。以國際老人年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老齡工作,推進了老齡事業的發展。國防教育、徵兵工作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得到加強。雙擁工作和軍警民共建取得新的成效,優撫安置政策進一步落實。在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中,全市各級政府堅決執行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並自覺接受監督,堅持重大問題與人民政協協商,認真聽取意見和決策建議。全年辦復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1603件,政協委員提案1175件。建立了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排查督辦制度,完善了群眾來信來訪工作機制,市長電話、群眾熱線電話和群眾監督電話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進一步落實。僑務和對臺工作取得新的進展。政府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年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12項,頒布政府法規28項。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體制改革順利推進,行政執法效率有了提高。勤政廉政建設更加紮實深入。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狠抓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嚴打”鬥爭和一系列專項鬥爭,查處了一批重大刑事案件和經濟案件,加大了清理“三無”人員的力度,強化了基層治安網路,確保了首都穩定和各項大型活動的順利進行。

  過去一年,首都各項事業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令人振奮。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共北京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族人民開拓進取、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積極投身於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廣大工人、農民、幹部、知識分子、政法幹警,向給予我們支援與監督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社會各界人士,向大力支援我們工作的中央在京單位、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和兄弟省、市、自治區,向所有關心支援首都建設的台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去年的工作實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體會和教益。第一,政府工作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基本指導思想,牢牢把握髮展首都經濟的正確方向,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立足於走出一條既有較快的增長速度、又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的發展道路。第二,必須牢固樹立抓住機遇,奮發有為,團結進取,爭創一流的精神,動員和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在關係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上不失時機地取得突破,開創業績。第三,必須把環境建設作為首都發展的重大戰略,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持之以恒地抓好環境治理,促進經濟、資源、人口、環境的協調發展,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盲目追求經濟的一時發展。第四,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為人民群眾謀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和根本目標,以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為衡量工作得失的基準,任何時候都不能浮誇虛榮,失掉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在前進的道路上和政府的工作中還存在著不少矛盾和問題。比較突出的,一是社會需求不足,基本建設投資和技術改造投資增幅下降,外商投資增長乏力,消費不振,通貨緊縮趨勢帶來的影響難以在短期內消除;二是第三産業增長速度放慢,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力度不大,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仍然相當艱巨;三是一些國有企業還沒有擺脫困境,社會就業壓力加大,部分群眾生活困難;四是城市建設和管理中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的問題還相當突出,城區危舊房改造進展不快,綠化隔離帶建設推進緩慢,城鄉結合部環境臟亂;五是儘管加大了防範和打擊的力度,但社會治安狀況還不盡人意。政府工作中執法不嚴、辦事效率不高、官僚主義等問題依然存在。極少數幹部以權謀私、腐化墮落。上述問題我們將予以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真誠地希望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以及廣大人民群眾給予批評和監督。

  二、再接再厲,乘勢而上,以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優異成績迎接新世紀

  2000年是世紀交替之年,也是完成“九五”計劃和本世紀末重要戰略目標的最後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實現首都跨世紀發展具有承上啟下的重大意義。只要我們堅持正確的方針政策,充分發揮首都的優勢,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就一定能夠在向新世紀的進軍中贏得更大的勝利。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針,全面落實中央大政方針和市委工作部署,堅持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首都經濟,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三年目標,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堅持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首位,加大城市管理和環境治理力度。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堅決維護首都穩定,以優異的成績大步跨入21世紀。

  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左右,第一産業增長3%;第二産業增長9.1%,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27.5%;第三産業增長9.2%,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58%。地方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財政收入增長10%。商品零售價格指數101%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4%左右。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實際增長5%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5‰以內。全市下崗職工再就業率達到6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左右。城市空氣品質三級及好于三級天數達到8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40%,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0%,市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6%,全市林木覆蓋率達到43%。

  今年全市政府工作的首要出發點,是保持經濟的較快增長。發展是解決我們面臨所有問題的關鍵。中央明確提出要繼續實行以擴大內需為主的發展方針,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的作用。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促進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抓住和解決有效需求不足這個主要矛盾來帶動全局,進一步加大固定資産投資規模,努力增加消費,擴大出口和增加利用外資,促進經濟增長。要按照發展首都經濟的方向,把調整經濟結構作為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主要著力點,在發展中加快結構調整,在結構調整中促進發展。特別要以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為重點,加速高新技術産業化進程,推動産學研一體化,努力振興第三産業,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村鎮建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要堅持依法治市,不斷提高現代化管理水準,突出抓好城鄉結合部整治和綠化隔離帶建設,改善生態環境。要繼續深化改革,積極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認真做好計劃、財政、稅收、金融、價格等事關發展大局的各項工作,搞好全市經濟的綜合調控。要大膽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的規律,推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要著眼未來,高水準高品質地完成“十五”計劃和2015年規劃的編制工作,為新世紀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此,今年要突出重點、集中力量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基礎設施、居民住宅和環境建設為重點,努力提高城市現代化水準

  繼續擴大投資規模,拉動經濟增長,是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基礎設施、居民住宅和環境建設,是投資的重點領域,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對於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實現首都發展戰略的宏偉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大投資規模,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交通設施建設的重點是,全力搞好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工程,確保工程品質和進度;加緊資金籌措,力爭啟動建設地鐵五號線、地鐵八通線;南四環路和西北四環路年內建成通車,實現四環路環通;不斷推進市區道路路網加密工程,特別是加快實施廣安大街改擴建工程和中關村地區道路改造工程。市政設施建設方面,要加緊第九水廠三期、第十水廠、城市電網建設改造、天然氣市內管網、酒仙橋污水處理廠、清河污水處理廠、50萬噸中水回用、阿蘇衛垃圾填埋場二期等重點工程項目,進一步提高城市基礎設施供給能力。按照“數字北京”規劃的要求,抓緊首都公用資訊平臺、電子商務工程、科教資訊系統等資訊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建設。高度重視和積極推進大型文化設施建設,正式開工建設國家大劇院工程,加緊籌建首都博物館新館。高水準地建設改造好大運會體育場館,積極做好國際會展中心、奧運場館及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立重大項目市長分工負責制,下大力量狠抓建設項目的落實。進一步整頓規範建設市場,加強對工程品質和資金使用的監管,嚴格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和建設項目資本金制度,充分發揮投資效益。同時,積極吸引外資和民間資金投入城市建設項目,繼續完善投資項目儲備庫,加緊進行項目前期工作,努力增強投資後勁。

  抓緊抓好居民住宅建設,積極推進危舊房改造。全年住宅竣工面積完成800萬平方米,其中經濟適用住房150萬平方米以上。重點抓好回龍觀文化居住區、天通苑二期、北潞園等經濟適用住房建設。選擇一批具備條件的成片危舊房區儘快啟動工程項目,並力求有實質性突破。與此同時,修訂和完善鼓勵危舊房改造的政策,探索住宅合作社等多種方式,大力推進危舊房改造。積極引進外資建設住宅區,爭取與新加坡合作,開工建設普通住宅。

  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突出抓好環境污染治理和城鄉結合部環境整治。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全面治理城市環境污染。一是強化大氣污染治理,重點控制揚塵污染。擴大地面鋪裝和綠化面積,實現市區建成區無土路和露天垃圾堆。增加道路灑水、噴霧壓塵和機械清掃面積,減少道路揚塵。加強拆遷工地揚塵防治,確保市區內所有工地環保達標。全面執行新的機動車排放標準,再增加1萬輛清潔燃料車並抓緊加氣站建設。嚴格日常監測,逐步使全市機動車尾氣合格率提高到90%。完成改造鍋爐任務,擴大無煤區建設規模,向高速公路沿線和郊區縣延伸。推廣清潔燃料,爭取全年天然氣使用總量達到10億立方米。在全市強制推廣使用低硫優質煤500萬噸,規劃市區內所有茶爐、大灶必須改用清潔燃料,全市鍋爐要全部安裝低氮燃燒器。二是加快城市水系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高標準、高品質地完成由玉淵潭、南護城河、通惠河到高碑店湖的河道綜合整治,年內玉淵潭到高碑店湖實現通航,建成7個天然游泳場。同時,把水系治理向全流域擴展,開始對清河等城市周邊河道進行大規模整治。三是提高垃圾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水準。在控制並減少垃圾生成量的前提下,加快以垃圾衛生填埋為主的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繼續完善城市垃圾收集、清運、處理體制改革。四是加強對工業企業排污治理。全市工業企業污染源在年底前必須全部實現達標排放,凡未達標的企業一律停産,下決心堅決削減排污總量。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和嚴格監督治理污染工作。加大環境執法檢查力度,對城市環境進行全天候的控制,堅決查處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鞏固來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多方入手,多管齊下,綜合整治城鄉結合部環境。一是積極推進城鄉結合部管理體制改革。根據不同地區實際情況,採取撤鄉建鎮、設立街道辦事處和地區辦事處等多種改革模式,加快城鄉結合部地區農村管理體制向城市管理體制的轉變,力求從根本上改變城鄉結合部地區管理薄弱的狀況。二是採取斷然措施和鼓勵政策,大力推進綠化隔離帶建設。制定綠化隔離地區總體佈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分區、分段標明綠化帶四至範圍,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研究落實綠化隔離地區實施方案。修改和完善有關政策,制定相關法規,運用法律手段,支援和保證綠化工作順利進行。要把發展綠色産業作為實現綠化隔離帶的根本途徑,積極探索實現綠化的多種形式。今年,要努力建成1萬畝綠化隔離帶,並在建設方式上積累經驗,取得突破。三是加大清理違章建築、違法出租、違法經營的力度,加強對外來人口的管理和服務。今年要繼續拆除300萬平方米違法建設,並把拆違和建綠緊密結合起來,防止反彈。加強規劃管理,嚴格按規劃辦事,控制外來人口無序發展和過度聚集,堅決清走“三無”人員,嚴厲打擊犯罪活動,絕不能讓城鄉結合部成為藏污納垢之地。四是加快城鄉結合部市政、環衛等基礎設施建設,並將其納入城市管理範圍,為這一地區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努力構建科學高效的管理體系,為城市發展提供可靠的體制保障。進一步強化區縣城市管理職能,完善財政分稅管理的新體制,調動區縣發展經濟和加強城市管理的積極性,鞏固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成果,及時解決環衛、園林、市政、房管、戶外廣告等事權下放後的新問題,強化職能部門基層專業管理,充實派出站所和基層工作的力量,確保專業管理真正到位。繼續深化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條專塊統”的管理機制,健全街道管理委員會制度,切實保證街道承擔起綜合管理、統籌協調的職能。建立和完善街道財力保障機制和預算管理體制,確保街道財力需求,規範街道財力支出,強化街道的綜合管理。全面推進居委會改革,從實際出發調整居委會規模,配備“民選街聘”的社區事業幹部,充實居委會班子,改善工作條件,適當提高幹部待遇。

  (二)大力推動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

  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也是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是實現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三年目標的最後一年,也是決戰之年。要加大力度,紮實工作,確保75%以上的國有大中型骨幹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國有大中型企業虧損面下降到20%以下,為實現今後十年發展目標創造良好條件。

  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積極推進國有資産授權經營改革步伐。通過上市、資産重組、國有股轉讓、合資等多種途徑和形式,加快國有企業産權主體多元化,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結構,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各自的分工與職責,形成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機制。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控股公司要逐步建立外部董事制度和外部監事制度。改善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在堅持黨管幹部的前提下,落實董事會對公司經理的提名權,以及公司經理對其他高級經營管理人員的提名權,加強監事會對企業財務和董事、經理經營行為的有效監督,堅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發揮工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中的作用。進一步推行年薪制試點,選擇一批高科技企業、重點發展企業和有條件的上市公司進行股份期權試點,試點範圍擴大到20戶,探索完善企業經營激勵機制的方式和途徑。積極推進電子、紡織、建材、汽車四家改革試點,圍繞建立和完善嚴格的出資人制度和産權代表制度,重點落實授權經營公司作為出資人的資産受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經營者的權利,剝離行政和行業管理職能,真正實現政企分開。同時,要積極推進商業、市政、建築、房地産等領域的國有經濟佈局調整,促進資産重組,提高國有資産的運營效益。

  增強技術創新能力,推動企業技術進步。把建立健全技術創新機製作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加快以企業為中心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全面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大型企業、企業集團和有條件的市屬重點企業都要建立健全技術中心,增加研究開發經費。大中型企業每年用於研究開發的經費要達到年銷售額的2%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要達到5%以上。鼓勵企業與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的聯合協作,共建研究開發機構,還可以用簽訂合同的形式委託高等院校研究開發,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的轉化。利用國家技改貼息政策,抓好一批基礎工業技改工程,落實一批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項目,實施一批都市工業項目,重點加快一批高新技術項目建設,全力扭轉工業技改投資持續下降的局面,力爭全年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60億元,竣工重點技術改造項目20項。國有企業要面向市場,重點加強成本管理、財務管理和品質管理,全面提高經營管理水準和競爭能力。

  加大工業調整力度,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集中力量發展電子資訊、光機電一體化、新醫藥、新型建材、精細化工等具有競爭優勢的行業,有計劃、有步驟地淘汰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技術能級低和市場競爭力弱的企業和産品,凡是國家産業政策規定應當淘汰和國家實行總量控制的行業,在環境、資源和人工成本等方面不具備優勢的行業,都要納入淘汰和限制範圍,堅決關閉小煤窯、小水泥、小玻璃。工業佈局調整要以三環路以內企業的搬遷調整為重點,啟動20家企業的搬遷工作,特別是廣渠門外五戶企業的整體搬遷要加快進度,抓緊落實,年內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快中小企業改革步伐,逐步實現國有經濟從中小企業、一般競爭性行業和領域有序退出。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鼓勵和引導非公經濟向國有經濟退出的領域進軍。

  切實重視減債、減負、減員工作,確保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和實現再就業。支援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境內外上市籌集資金,做好上市公司的增資配股。加快實施北京乙烯等符合條件企業的債轉股工作,減輕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債務負擔,力爭兩年內累計完成債轉股200億元。加快推進企業依法破産,建立企業破産週轉金,妥善安置破産企業職工,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切實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做好下崗職工再就業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實現國有工業企業減員分流9.3萬人。加強企業再就業服務中心的管理,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確保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逐步實現企業下崗職工直接走向勞動力市場就業。積極穩妥地推進醫療保險制度改革,逐步用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取代公費醫療和企業大病統籌制度。儘快出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與企業養老保險並軌方案,努力實現養老和失業保險全覆蓋,提高徵繳率,實現全額繳撥。進一步推進社會保障社會化管理,今年全市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全部實行社會化發放。採取多種措施,包括變現部分國有資産、在財政預算中適當增加社會保障支出比例等辦法,充實社會保障資金。

  (三)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加快科技教育發展和改革步伐

  振興科技和教育,對於促進首都經濟跨越式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不把這一關係全局的大事抓好,就難以在新世紀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權,也難以在世界科技領域佔據優勢地位。今年要加緊落實市委八屆四次全會對科教工作的部署,力求取得實質性進展。

  集中力量推進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以“一路、一城、一園、一網”重點規劃項目為中心,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和主幹工程建設。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工程基本完成土建工程量;中關村西區高科技商貿中心和東區科學城啟動拆遷工程,實施土地一級開發,同時進行地上建築項目招商和工程建設;國家級軟體園完成修建性規劃的國際招標,上半年正式啟動建園工作;高速寬頻多媒體資訊網工程加快實施進度,建設數字圖書館群、信息化社區、電子商廈等幾個應用子系統。調整中心區規劃,實施徵地與人員轉移的整體配套方案。繼續整治學院路、成府路等中心區道路,加緊進行西北四環路、雙榆樹備用集中供熱系統、中關村東區變電站和輸配電線路改造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拓寬融資渠道,完成國有資産經營公司的組建,積極鼓勵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高科技風險投資領域,設立由多元投資主體構成的産業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向滬、深證交所及香港創業板推介一批高科技企業上市。加強技術創新,再建立5-10家産學研結合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育低成本創業機制,下大力氣吸引國內外著名大公司及海外留學生入駐園區。加速園區立法,完成中關村科技園區法規擬定和頒布工作。全面展開宣傳工作,通過國際招標實施園區國際化戰略,在美國“矽谷”設立日常辦事機構招商引資,吸引國內外各種有效資源參與園區建設。

  抓緊實施“首都二四八重大創新工程”。建立首都創業孵化體系和首都經濟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北京軟體産業基地、北方微電子基地、生物醫藥基地和西三旗新材料基地等四個基地;實施高清晰度數字電視産業化、大直徑半導體硅晶片及大型積體電路産業化等八個示範工程,要多渠道地增加投入,全力以赴地推進項目,由此加速首都科技創新工作和高新技術産業化進程。進一步發揮首都科技資源整體優勢,積極探索與中央在京科研單位以及國外智力合作的多種形式,實現網路互聯、資訊共用、設備共用。突出抓好高新技術産業的自主創新,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産權、具有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軟體産業,選準發展方向,優選拳頭産品,尤其要在應用軟體方面形成北京的優勢。大力推動軍民兩用技術在北京的産業化發展,重點建設好京西生物醫藥和京南航太科技等高新技術産業基地。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鞏固技術開髮型科研院所轉製成果,完成社會公益型科研院所的轉制工作。採取有效措施,營造有利於創新的政策環境。改革科技管理體制,引入競爭機制,推行公開招標,全面實行課題制,從各個方面激發創新活力,促進首都科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體制改革和結構調整為重點,全面實施教育先導發展戰略,啟動“首都教育跨世紀重點建設工程”,使教育不斷適應現代化建設對各類人才培養的需要。加快進行中小學結構佈局調整,提高辦學品質與效益,努力形成高標準高品質的基礎教育。加快發展富有創新能力、辦學形式多樣化的高等教育,按照建設兩所世界一流大學、一批世界知名大學和一批一流水準的學科等目標,抓緊各項工作的實施。適應新形勢,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逐步推行教職工全員聘用合同制,建立教師合理流動機制,使學校內部精幹高效、人盡其才。加快學校後勤服務社會化步伐,通過改組、改制、引進社會服務等辦法,形成自我發展、自負盈虧的各類經濟實體和社會化的服務産業。鼓勵社會各界在高校周邊開發建設或改造現有閒置房舍興建大學生公寓,積極推進高校實行走讀制。加大推進中小學生營養餐工作的力度,到明年底集中配送午餐達到20萬份。積極鼓勵和支援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辦學,擴大各種辦學體制改革試驗的規模和範圍,使社會力量辦學成為首都教育新格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密切教育與經濟科技的結合,高校優勢專業要主動進入企業或與企業聯合辦專業,在産學研一體化上邁出新的步伐。大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拆除違法建設,拆、遷、轉、停商業網點,整頓周邊治安亂點,努力營造優美的校園周邊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

  (四)大力發展第三産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第三産業是發展首都經濟的重點,是擴大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也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要按照市場需要,調整和提高傳統商業服務業,重點發展旅遊、金融保險、房地産、現代資訊服務業等新興産業,積極培育非義務階段教育、文化、廣播電視、廣告、體育和社區服務等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提高第三産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

  加快商業的結構調整。進一步繁榮和活躍消費品市場,緊緊抓住重要節日和雙休日等假期,精心策劃組織促銷活動,積極舉辦大型商業展覽會和展銷會,發展大件商品消費信貸,擴大銷售規模。繼續對王府井、西單等主要商業區進行調整和改造,實施海淀圖書城等多條特色商業街的建設工程。大力發展超市、便民店、專業店等新型業態,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進一步提高連鎖經營規模和水準。鼓勵興辦休閒商業和多種新興服務業,積極發展實物租賃業和再生資源回收業。進一步開拓農村市場,推動市區大中型商場向農村市場延伸,組織好農村適銷對路商品的銷售。進一步深化商業企業改革,大型國有商業企業要向多元化、集團化發展,國有經濟要逐步從中小商業企業中退出。要加強管理,努力提高經濟效益。

  大力發展旅遊業。充分發揮北京特色,在創新上作文章。繼續擴大海外旅遊市場,重點加強對歐洲市場的促銷,鞏固美國、日本和東南亞市場;國內旅遊市場要由周邊省市和東北地區向東南沿海地區延伸。加強與周邊省市合作,共同拓展旅遊市場規模。進一步發揮北京的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觀光旅遊、會展旅遊、修學旅遊等現代旅遊項目。抓住節假日增多的有利時機,及時推出新的旅遊項目,開發新的旅遊熱點。集中力量辦好2000年北京國際旅遊文化節。加快推進旅遊企業改革,發展大型旅遊集團,加快合資旅行社的試點工作。抓緊落實6個市級旅遊度假區的規劃建設,進一步完善旅遊設施,加大旅遊市場治理力度,改善旅遊環境,提高服務品質。

  大力發展非義務階段教育。繼續擴大招生規模,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教育需求。市屬高校今年增加招生4000人,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增加4萬人。普通高中增加招生1萬人,使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比例由目前的4:6達到5:5。改革非義務教育階段收費辦法,逐步建立起國家、社會、個人合理分擔教育成本的機制。通過建立和完善教育儲蓄、教育保險、教育貸款、貸款助學和獎學金制度,保障困難家庭學生的受教育機會。大力發展為教育服務的行業,使教育及其相關産業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以居民住房消費為重點加快房地産業發展。全面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鼓勵和促進個人住房消費。千方百計降低過高的房價,出臺新的房屋拆遷管理辦法,降低拆遷成本,整頓房地産市場,抑制土地炒作。提高住房租金,增加補貼,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放開住房二級市場和發展三級市場,加快現有公房出售,簡化手續,及時辦理和發放産權證,發展個人住房信貸。培育和規範房地産市場,健全房地産中介服務體系,促進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社會化,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

  加快發展以電腦網路為基礎的現代資訊服務業。重點發展郵電服務、網上資訊服務、廣播電視服務和資訊諮詢服務業。以首都公用資訊平臺為樞紐,積極發展資訊資源提供、資訊服務提供和國際網際網路接入業。重點開發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科技教育和社區公益資訊服務。加快實施電信、廣電等網路與首都公用資訊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工程,發展不同方式的接入網,為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網點和居民家庭提供廣泛的資訊服務。加快郵電通信網的建設,使郵電業的規模、容量、技術水準和服務水準保持在全國前列。

  積極發展文化、體育産業。重點發展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和廣告、音像製作等文化産業。加快文化設施建設,發揮文化設施的産業功能。年內要竣工完成首都圖書館新館、中山公園音樂堂外部環境改造工程,開工建設北京群眾藝術館。加快廣播電視有線光纜網路建設速度,組建全市性廣播電視網路公司,開拓網路多功能服務的試點工作,增加服務項目。繼續推進電影發行放映業改革,大力開發農村電影市場,力爭全市票房收入超億元。進一步加快文化産業的市場化進程。集中優勢發展大型文化産業集團,積極推進電視劇生産創作集團的組建和北京電視臺與北京有線廣播電視臺的合併,培育幾個有代表性的文化娛樂場所和文化經營單位,促進文化産業走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引導文化市場健康發展。大力發展體育産業。加強重點體育産業基地和産業項目建設。繼續利用體育彩票收益金建設全民健身工程,擴大體育場館、學校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推動體育社團向實體化、産業化發展。

  大力發展社區服務。積極探索社區建設的新機制,大力發展社區服務,不斷滿足群眾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加快發展與居民生活關係最密切、群眾要求最迫切的社區服務項目,不斷健全和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增強服務功能。大力拓展社區服務領域,重點發展社區商業便民服務、醫療衛生服務、文化娛樂和體育健身服務、社會福利服務等。加快社區服務設施建設,70%的區縣,50%的街道要建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五)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點是,調整和優化農村經濟結構,以農民致富為主線統攬農村工作。中央明確提出大中城市城近郊區,有條件發展高效農業和創匯農業的,不必要求糧食自給,可以騰出一部分耕地生産高價值作物,發展農産品深加工。這完全符合北京的實際,為郊區農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大力調整農業結構。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學技術為依託,調整傳統的農業結構,進一步發展精品、設施、加工、創匯、籽種、觀光等六種現代農業,佔領市場制高點。繼續調整種養業結構,特別是山區、半山區可以利用有利條件發展奶牛、肉牛、肉羊和養蜂等特種養殖業,進一步提高畜牧業所佔比重,使之成為農村經濟的支柱産業。調整種植業內部結構,積極發展價值較高的蔬菜、果品、花卉、飼草、藥材和優質糧食品種生産,擴大經濟作物的種植比例,使糧經結構更趨合理。同時,要始終堅持科教興農戰略,大力發展高效農業企業,提高農業科技整體水準,實現農業由規模擴張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

  加快小城鎮規劃和建設步伐。發展小城鎮,有利於啟動民間投資,帶動郊區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小城鎮發展要做到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綜合開發、配套建設。搞好區域調整,全面完成村鎮規劃。進一步落實試點小城鎮的各項政策,強化小城鎮政府的管理職能,增強統籌本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能力。改革投資體制,鼓勵支援多种經濟成份投資參與小城鎮建設。用好用足試點小城鎮的各項政策,保證小城鎮協調、健康發展。

  深入推動鄉鎮企業二次創業。鄉鎮企業二次創業是郊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以産權制度改革為重點,採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種有效形式,積極推進鄉鎮集體企業所有制結構調整。以資産重組和技術進步為突破口,加快鄉鎮企業的産業、産品結構調整。鄉鎮企業要相對集中、合理佈局。抓好農副産品加工企業的發展,使農副産品得到轉化、升值,延長産業鏈,提高農副産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認真清理鄉鎮企業各種負擔,堅決取消不符合規定的各種收費、罰款、集資、攤派。加強服務組織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業社會化、組織化程度,鼓勵和引導農民發展二、三産業。大力發展郊區民營高科技企業,提高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水準。加強鄉鎮工業小區建設,鼓勵鄉鎮企業集中連片發展。

  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抓好永定河滯洪水庫、永定河堤防綜合治理、大石河整治、崇各莊水庫主壩防滲等重點工程建設。搞好農田排澇,保證灌溉水源,完善節水示範區建設,加快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抓好山區水利富民工程,推進山區綜合開發。加快組織實施《北京市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建設好懷柔、昌平等7個國家生態環境建設重點區縣。抓好農業支撐體系建設,搞好動物無規定疫病區和植保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同時,加強農村電網、道路、自來水、通信等方面的建設,改善農村生産和生活條件。

  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努力增加農民收入。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是郊區經濟發展的根本落腳點。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區縣和鄉鎮進行農村費改稅試點,積累經驗,完善政策,為明年全面推進這項改革打下基礎。今年是實施“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最後一年,目前郊區還有2萬人每人平均純收入在1500元以下,要從生産條件的改善、新品種的引進、先進技術的推廣、産品銷售等環節上下功夫,幫助農民發展有特色、有市場的種養項目和産品加工項目。積極利用小額信貸、貼息減稅、小康基金等多項有效措施,提高郊區低收入農民發展生産的積極性,解決低收入農民的增收問題。

  (六)以利用外資和增加出口為重點,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準

  利用外資和增加出口對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國際經濟環境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世界經濟和貿易將進一步回升,特別是中美簽訂WTO雙邊協議後,我國“入世”的進度加快,在國際上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要抓住一切有利因素和難得的機遇,把利用外資和擴大出口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增強緊迫感,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抓緊抓好。

  集中力量抓好利用外資大項目,積極吸引跨國公司在京投資。按照中央統一部署,有步驟地擴大金融、保險、商業、旅遊等以服務業為主的對外開放。拓展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鼓勵外商重點投資中關村科技園區和第十水廠、地鐵五號線等基礎設施建設,參與城市危舊房改造和國有大中型企業發展。要重點吸引跨國公司投資,特別是投資高科技領域,鼓勵跨國公司在京設立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支援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投資高科技項目,抓好一批重大投資項目。建立和完善市級利用外資重點項目庫,集中力量篩選、包裝一批對外商投資有吸引力的項目,抓好簽約項目的落實並做好現有三資企業的增資工作。下大功夫改善投資環境,抓緊梳理已有的各項政策法規,加快制定一些切實可行的新政策,形成完整配套政策體系,同時加緊研究WTO有關規則,掌握工作主動權。繼續改善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服務,改進管理方式和手段,規範辦事程式,提高辦事效率,為吸引外資創造良好條件。

  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抓好機電産品和紡織、服裝等大宗産品的出口,提高産品品質檔次,加快升級換代。實施“科技興貿”戰略,提高軟體、專利技術、精密機電等高新技術産品比重,積極為高新技術企業和私營企業申報自營進出口經營權,擴大民間貿易出口規模。積極做好“出口加工區”的申報工作。加快推進專業外貿公司改革,轉換機制,減輕負擔,加強管理,增強競爭能力。加緊落實鼓勵出口的有關政策,改善貿易環境,充分調動企業擴大出口的積極性。加快出口和旅遊企業擔保金的實施,儘快確認一批符合條件的出口融資擔保項目。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組織條件成熟的企業以帶料加工、海外承包工程及連鎖經營等方式進行多渠道市場開拓,帶動設備、技術、零配件和原材料的出口,利用國外資源就地加工。深度開發傳統市場,努力擴大對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大力開闢新興出口市場。發展與國際著名連鎖企業的合作,爭取在京設立跨國連鎖企業的中國採購中心。合理調整進口商品結構,組織好急需的技術、關鍵設備和原材料進口。

  以舉辦中國北京高新技術産業國際周和世界大城市首腦會議為重點,進一步擴大對外交往。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科技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教育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辦“中國北京高新技術産業國際周”,要舉全市之力,高標準、高水準地辦好這項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活動,使之成為長期固定、中國與世界高新技術産業交流與合作的國家級標誌性大型活動。今年還要在北京舉辦第六屆世界大城市首腦會議,屆時30多個世界大城市的首腦將聚集在北京,討論新世紀的發展藍圖和構想,舉辦好這個會議在國際上會産生很大影響。我們要通過辦好這兩項活動,帶動一系列對外交往活動,把對外開放推向新高度。

  (七)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中,必須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切實抓緊抓好,促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緊緊圍繞“建首善、創一流”的目標,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深入學習和廣泛宣傳鄧小平理論,大力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積極開展與各種歪理邪説的思想鬥爭,引導幹部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前進。以“千百萬市民齊參與,共創美好新世紀”為主題,以迎接新世紀和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和申辦奧運會為契機,積極開展“建設美好家園,倡導文明新風”活動,大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把創建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文明行業活動引向深入,加快創建文明城市的步伐。加快發展老齡事業,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廣泛宣傳和落實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樹立典型,弘揚正氣,倡導良好的社會風尚。繼續加強國防教育和民兵預備役工作,積極支援軍隊建設和改革,落實優撫安置政策,緊緊圍繞“三大創建”,開展“雙擁”和精神文明共建活動,促進軍政軍民團結。

  以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和申辦奧運會為契機,全面提高精神文明建設水準。2001年北京將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我們要抓住有利時機,高水準、高品質地完成新場館的規劃、建設和老場館的改造,使其在內部功能和外部條件上都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和適應國際體育運動潮流的新方式,辦好這屆運動會,為“大運會”歷史寫下最難忘最輝煌的一頁。申辦2008年奧運會,是黨中央在全面分析國際國內新形勢,綜合考慮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等諸多因素,著眼于未來世界發展格局和實現我國跨世紀發展戰略需要的基礎上,高屋建瓴地做出的一項重要決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關心的一件大事,也是促進首都各項事業發展的一個難得機遇。今年是申辦的關鍵一年,國際奧會將於9月份決定具有申辦資格的城市。我們要廣泛宣傳,動員和凝聚全市人民積極支援、熱情參與申辦活動,把各方面的力量調動起來,智慧集中起來,優勢發揮出來。要在首都城市總體規劃指導下,抓緊制定奧運會相關設施的整體規劃,統盤考慮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多方面的因素,體現未來城市發展趨勢和國際都市水準。積極開展對外宣傳,加深國際社會對北京的了解,增強國際影響力。要以申辦奧運會為契機,努力提高全體公民的文化、道德素養和城市文明程度。在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北京一定要全力以赴,力爭在新世紀之初成功申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增添光彩。

  積極發展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強化精神文明基礎工程建設。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精神産品生産部門,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強化創作的精品意識,不斷推出反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代風貌、鼓舞人們奮發向上的優秀作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加快首都重大文化設施建設,首都圖書館新館交付使用。積極探索藝術生産與演出市場接軌的新機制,促進藝術團體與其他部門的橫向聯合,開拓新的演出市場。建立健全街道文化站,開發社區文化資源,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提高群眾文化活動檔次,活躍群眾文化生活。加快有線廣播電視網路建設,新增入戶20萬戶,網路建設逐步由城鎮向農村推進。積極推進出版産業化和規模集約化,實施精品戰略,把北京建成國家主要出版基地。加大“掃黃”、“打非”力度,進一步規範文化市場。加強重點文物保護,完成圓明園遺址、先農壇內壇等的搬遷整治,啟動明城墻遺址保護工程。加快制定區域衛生規劃,積極推進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確保基本醫療服務,適度發展非基本醫療服務;進一步改革和完善醫療服務價格,探索醫療機構産權制度、藥品管理等各項改革措施,保障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順利實施。加快建立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年底社區衛生服務覆蓋面達到80%。鞏固和發展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加強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合作醫療和鄉村一體化管理,實現全市農村甲級村衛生室達到100%。加強衛生防病機構和專科醫院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衛生監督體系。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在全面推行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方面有所突破。深入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積極發展體育産業。

  (八)加強民主法制建設,確保首都的穩定

  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努力創造良好、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是首都各項事業順利發展的有力保障,也是首都跨世紀發展戰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革和發展不斷加快的新形勢政,更要精心做好這方面的工作。

  進一步健全社會主義民主。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各級政府必須堅決執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自覺接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加強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聯繫,認真聽取並採納他們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建立健全領導、專家、群眾相結合的決策機制,虛心聽取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促進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積極支援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開展工作。繼續完善人民建議徵集制度、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專家季談會制度,開闢和疏通多種渠道,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村務公開和廠務公開,完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的民主制度建設,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全面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推動少數民族聚居的街道和鄉村繁榮發展。落實宗教政策,依法保護宗教活動和愛國宗教團體的合法權益。更為活躍地開展僑務工作,廣泛聯繫和團結海外華僑華人。認真做好港澳工作。積極開展以經貿合作、交流交往和宣傳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對臺工作,為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貢獻力量。

  加強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市。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廣大幹部依法行政的水準和能力。圍繞當前改革和建設急需解決的問題,加快立法步伐,抓緊完成政府規章的清理修訂工作。貫徹落實《行政復議法》,積極做好行政復議案件的辦理工作。進一步推進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向遠郊區縣縣城推開,提高執法效率。加強對執法活動、執法隊伍的監督管理,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度,落實培訓、考核、資格認證等管理制度,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做到公正執法、規範執法和文明執法。加快法律服務機構的建設,搞好律師、公證和經濟仲裁工作。繼續實施普法規劃,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體市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認真搞好政府機構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按照中央關於地方黨政機構改革的要求和市委審議通過的改革方案,今年要完成政府機構改革的任務。轉變職能是這次改革的關鍵環節,也是檢驗改革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要大力推進政企、政事、政社分開,使政府的職能切實轉到綜合經濟調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要把改革行政審批制度作為突破口,對市政府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的具體審批事項,對確實需要保留的審批事項,要規範審批依據、標準、程式和時限,積極改進審批方式,對涉及多部門的審批事項建立主辦部門責任制。切實加強審批監管,實行公示制度,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完善監督機制,加強對審批行為的行政監察,做好審批後實施情況的監管。建立和推行對政府各部門工作考核獎罰制度,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率。堅持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建立起幹部能上能下和崗位交流機制,全面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要按照“帶職分流、定向培訓、加強企業、優化結構”的要求,對改革中的分流人員進行妥善的安置。

  堅決維護首都的穩定。維護首都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事關改革與發展的大局,一定要把維護首都穩定作為第一位的政治任務,切實抓緊抓好。繼續深入開展與邪教“法輪功”的鬥爭,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市委的部署,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工作力度,除惡務盡,徹底摧毀“法輪功”組織。加強對各種民間組織的依法管理,堅決查處和打擊非法犯罪行為。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人民內部矛盾,妥善解決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關心困難企業職工和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加強解困扶貧力度,確保農村困難戶的基本生活。對由於佔地拆遷、污染擾民、部分企業職工下崗等引起的不安定苗頭,各級政府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認真做好協調、疏導工作,把各種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堅持“嚴打”方針,實行集中打擊和專項鬥爭相結合,始終保持對犯罪分子強大的威懾力量。在破大案、抓逃犯、打團夥上狠下功夫,重點打擊暴力犯罪、流竄犯罪、涉毒犯罪、帶黑社會性質的犯罪集團和多發性的盜竊犯罪。堅決掃除賣淫嫖娼、賭博、制黃販黃等違法現象。依法制裁走私、騙匯、金融詐騙、貪污賄賂等經濟犯罪活動,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發揚治保工作的優良傳統,立足基層,依靠群眾,注重防範,健全群防群治組織,加強安全居(家)委會和安全村鎮建設,提高整體防範水準和全社會安全防範能力。大力表彰見義勇為的英雄模範人物,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與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的積極性。加強防火防災,切實消除安全事故隱患。高度警惕、嚴密防範、及時粉碎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顛覆、分裂等破壞活動。

  各位代表!充滿希望的新世紀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首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將翻開歷史新的一頁。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團結奮鬥,開拓前進,努力創造一流的業績,譜寫首都物質文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更加輝煌的新篇章!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