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權威回應近期疫情態勢、低風險區定義

日期:2022-11-22 18:58    來源:中國政府網

分享:
字號: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于11月22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不折不扣落實疫情防控優化措施、全力抓好當前疫情處置工作。一起來看——

  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條措施不動搖、不走樣

  近期,全國本土疫情呈現傳播範圍廣、傳播鏈條多、疫情波及面擴大的嚴峻複雜態勢。

  要堅定不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定不移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堅定不移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決克服麻痹鬆懈心理、等待觀望心態,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條措施不動搖、不走樣,立足於防、立足於早、立足於快,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發生疫情的地區要以快制快開展疫情處置,準確劃分風險區域,有序組織核酸檢測,有效管控風險人群,嚴格規範隔離工作,確保屬地、部門、單位、個人“四方責任”落實到位,儘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該管住的要堅決管住,該取消的要堅決取消,該落實的要落實到位,保障好疫情處置期間群眾的基本生活和就醫需求。

  加大層層加碼整治力度

  各地進一步加大層層加碼問題整治力度,重點對隨意封校停課、停工停産、未經批准阻斷交通、隨意採取“靜默”管理、隨意封控、長時間不解封、隨意停診等問題開展整治,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渠道,及時解決群眾投訴的急難愁盼問題,確保二十條優化措施落實到位、落地見效。

  當前我國本土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複雜,有的省份面臨三年來最嚴峻複雜的局面

  當前我國本土疫情形勢仍然嚴峻複雜,部分地區的疫情擴散速度加快,防控難度不斷加大。近期疫情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新增感染者數量持續增加。自11月1日以來,全國已經累計報告了25.3萬例感染者,近一週平均每天報告2.22萬例,較上一週增長了一倍。二是疫情波及範圍廣、傳播鏈複雜。多數省份疫情持續發生,多個省份的疫情傳播範圍廣、傳播鏈條多,有的省份面臨三年來最嚴峻複雜的局面。三是人口密集城市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地區。像廣州、重慶,由於人口規模大、人員流動性強、高校等重點場所集中、人員聚集性活動多,加劇了疫情傳播擴散的風險和防控難度。

  特別提醒大家的是,新冠肺炎是呼吸系統的疾病,新冠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因此,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都應該遵守防疫的基本準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清潔消毒等,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重要救治科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

  不能夠以疫情防控為由對發生疫情風險的醫療機構一關了之、一封了之,特別是像醫療機構的急診、透析室、手術室、分娩室、重症監護室,這些重要的救治科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要保障患者的救治。對疫情防控需要臨時停診的醫療機構的某些科室,要通過本地媒體以及醫院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向社會公佈,要讓老百姓知道相關的停診資訊,應該説知道得越及時越具體越好。對確需有風險要封控的醫療機構以及相關科室,要強化應急處置的機制,及時開展環境消殺、風險排查等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排除感染風險,能夠做到快封快解,達到解封條件後也要及時向社會公佈,恢復相應的診療服務。

  新增感染者中,為何社會面篩查佔比較高?

  社會面的病例佔比比較高,主要與兩個方面原因有關:

  一是病毒特性。新冠病毒持續演變,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也演變出了很多亞分支,隱匿性更強,傳播速度也更快。如果我們的常態化監測預警措施落實不到位,往往發現疫情較晚,發現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廣泛的社區傳播,社會面感染者也多。

  二是對疫情的反應速度。在疫情發現初期,及時發現管控社會面的感染者、準確判定管控密切接觸者、及時精確劃定並公佈風險區,這些都是搶佔疫情防控先機的關鍵。如果猶豫不決、錯失疫情防控的關鍵期,後期社會面感染者會在短期內迅速增長,疫情防控的難度也將大大增加。

  高風險區的解除依據是什麼?

  高風險區連續5天沒有發現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做這樣的調整主要是基於第九版防控方案實踐評估數據以及風險研判證據。也就是説,在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及其密切接觸者均能夠快速隔離管控並及時轉運的情況下,對於高風險區管控人員中連續5天沒有發現新增感染者,表明高風險區在社區的傳播已經基本阻斷。為了盡可能減少不必要的區域人員管控,二十條優化措施由原來的7天調整為5天,以更好地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

  低風險區是什麼概念?

  關於低風險區的概念,它指的是高風險區所在的縣(市、區、旗)除去高風險區以外的地區劃定為低風險區,對於低風險區我們實行“個人防護、避免聚集”的防控措施。低風險區的群眾,要減少外出、不聚集、外出時要做好防護;主動配合區域風險人員排查、核酸檢測等防疫工作;一旦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咽痛、味覺嗅覺減退、鼻塞、流涕、結膜炎、肌痛、腹瀉,也就是老百姓常説的“十大症狀”以後,要及時主動地前往醫療機構就診,及時地排查病毒感染。同時,倡導低風險區群眾非必要不離開本區域,如果確需離開,離開所在城市須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居家隔離和居家健康監測有什麼區別?

  對於採取居家隔離和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有什麼主要區別,這兩類人員感染風險大小是不同的,所以在整個管理要求上也是不一樣的。

  首先是居家隔離的人員,這就要求在隔離期間賦碼,本人和共同居住人員嚴格做到不外出,包括共同居住的人員,拒絕一切探訪,期間核酸檢測由社區組織採樣人員到府採集。當然,在隔離期間因為就醫等需要外出的時候,社區要安排專人專車,全程做好個人防護,落實閉環管理。

  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在管理期間非必要不外出,如果確實因為有就醫的需求需要外出的,這時候要做好個人防護,規範佩戴N95/KN95顆粒物防護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不要前往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但是有很大的一個不同,就是不限制其共同居住人員的活動。

  每10萬人口的重症醫療床位不到4張,加強重症力量儲備非常必要

  我們國家的醫療資源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特別是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差異比較大;我們的醫療資源總體上相對不足,每千人口醫療床位現在是6.7張,每10萬人口的重症醫療床位才不到4張。當前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特別是在很短的時間內會引起聚集性疫情甚至較大規模疫情。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各省聚集性疫情的發生和規模不斷擴大。我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老齡人口多、有基礎性疾病的人也多,老齡人以及有基礎性疾病的人都是容易發生重症的脆弱人群。在重症患者中,一方面是新冠病毒引起的重症,而另外一方面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因為基礎性疾病疊加了新冠感染,這部分的患者也同樣需要多學科救治。因此,加強重症力量的儲備,特別是多學科綜合能力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全國已經有100多例重症,這正説明新冠對於老年人和有基礎性疾病的人帶來的健康威脅還是較大的,我們現在採取的積極預防策略,努力減少感染者,才能夠使重症率和病亡率進一步降低。因此,“防”是最有效的手段。但不能夠據此就認為增加重症的治療床位是不必要的。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