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疫情防控措施是法定義務 妨害傳染病防治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日期:2022-05-23 10:47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執行疫情防控措施是法定義務 妨害傳染病防治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

  當前,首都疫情防控形勢異常嚴峻複雜,但有一些單位和個人違反防控政策,加劇病毒傳播擴散風險,因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立案偵查。北京市律師協會刑民交叉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焦景收表示,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是每個公民和單位的法定義務。違反防控政策,引起新冠肺炎疫情傳播或有傳播嚴重危險的,就可以被追究刑事責任。後果特別嚴重的,依法最高可判處7年有期徒刑。

  近期北京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上通報了多起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典型案例,涉嫌犯罪的個人有核酸檢測陽性人員、封控區人員、彈窗人員以及居家隔離人員等,他們或是擅自違規外出、或是虛報隱瞞行程、或是違規解除彈窗,輕則造成疫情傳播擴散的可能,嚴重的造成幾十處點位封控、數百人隔離的後果。

  焦景收律師介紹,妨害傳染病防治罪,是指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行為。這一罪名是行為犯,並不要求一定達到疫情傳播的後果才構成犯罪,只要有違反規定,造成傳播嚴重危險的行為,就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對於核酸陽性人員、密接人員以及封控區、管控區和可能與京內外風險地區、點位、人員等有時空關聯的彈窗人員的管理,北京的疫情防控政策都是有明確要求的。這些人員本身就帶有一定的疫情傳播風險,他們違反防疫政策的行為,就對社會公共安全和疫情防控造成了現實威脅,影響疫情流調和防控工作,這是他們涉嫌刑事犯罪的關鍵原因。”焦景收律師説,根據法律規定,犯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可以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後果特別嚴重的,可以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於備受社會關注的某醫學檢驗機構因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立案偵查的問題,焦景收律師説,實驗室檢測對疫情防控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現未採樣檢測就出具報告等作假行為,就直接影響了篩查檢測真實性,可能造成陽性風險人員“漏網”,是嚴重破壞疫情防控,造成疫情傳播擴散嚴重風險的行為,同樣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

  焦景收律師説,每個公民和單位都應該嚴格遵守疫情防控政策,按要求接受核酸檢測、居家辦公、減少流動。只有人人盡責,才能早日戰勝疫情。(孫瑩)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