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同種疫苗兒童優選第一類

日期:2016-03-25 09:4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為何第一、第二類疫苗名單中有重復品種?該如何選擇?專家建議——同種疫苗兒童優選第一類

  3月23日晚,市疾控中心公佈本市第一類疫苗、第二類疫苗的詳細名單。有家長疑惑,第一類疫苗和第兩類疫苗為何有重復的品種?該如何選擇兩類疫苗?3月24日,市疾控中心主任醫師孫美平詳解疫苗名單,建議市民同種疫苗兒童優選接種第一類。

  兩類疫苗為何有重復?

  市疾控中心公佈的疫苗名單中,第一類疫苗15種,第二類疫苗19種。

  兩類疫苗中,有一些疫苗名稱相同,如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甲型肝炎滅活疫苗、重組B型肝炎疫苗等。專家孫美平介紹,本市第一類疫苗由市衛生計生委統一招標採購後,由接种醫生免費為受種者接種。第二類疫苗按照國家及本市的有關規定遴選統一採購後,由受種者自願自費接種。當企業生産的疫苗數量可滿足第一類和第二類疫苗的供貨需求時,該企業會選擇參加上述兩個途徑的採購,同時達標入選。也有多個企業生産同一種疫苗的情況,一家企業中標後為第一類疫苗供貨,另一家企業則為第二類疫苗供貨。因此,就有疫苗分別被列入第一類和第二類疫苗名單的現象。

  此外,原本不在國家規定的第一類疫苗目錄中的凍幹水痘減毒活疫苗,本市為應對突發、聚集發病,在學校發生傳染性極強的水痘疫情時,會免費為同校15歲以下未接種過水痘疫苗的兒童進行應急接種,以防病情傳播。同樣,本市在每年秋季流感季節到來前,會免費為60歲以上老人和中小學生接種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該疫苗也因此被列入第一類疫苗管理。

  “減毒”“滅活”何解?

  孫美平介紹,疫苗名稱的關鍵詞是疾病名稱,但通常會加上一些定語,“減毒”“滅活”是出現次數最多的定語。例如乙型腦炎疫苗,列入第一類疫苗的是“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第二類疫苗則是“乙型腦炎滅活疫苗”。

  那“減毒”“滅活”是什麼意思呢?孫美平解釋,“減毒”“滅活”是一種技術上的區別。前者是活疫苗,進入人體後能生長繁殖,抗原對身體刺激時間長,但接種量小、次數少,免疫效果較好、維持免疫時間較長。後者是死疫苗,特點是進入人體後不能生長繁殖,抗原對人體刺激時間短,要想得到較高而持久的免疫力,需多次重復注射。

  孫美平特別提醒家長,免疫功能低下或發現有免疫缺陷的嬰幼兒,只能選用滅活疫苗,不能接種減毒活疫苗。

  一二類疫苗該如何選擇?

  新生兒出生後,可能會面臨一些疾病的威脅,比如百日咳、白喉、破傷風、甲肝、B型肝炎、麻疹、風疹、肺炎、腦膜炎等。人體抵抗疾病,是通過自然感染或患病的方式産生對該疾病的抗體。但讓孩子通過得病的原始方式獲得抗體,是一種高風險、不現實的做法。因此,需要通過接種疫苗來刺激孩子機體産生抗體,以防止感染相關疾病。

  孫美平為家長提供了四個選擇疫苗的建議。

  首先,針對同一種疾病,如果第一類和第二類名單中都有相應的疫苗,優先選擇第一類疫苗即免費疫苗。因為,第一類疫苗均經過了國際證實、國家論證或北京市論證,有明確的科學依據,安全性、有效性很高。

  如果孩子對某種第一類疫苗有接種禁忌,應經醫生評估選擇第二類疫苗中具有同種功效、不含接種禁忌的疫苗,以免給孩子造成免疫空白。

  第二類疫苗中有一些在國際上屬於第一類疫苗,也很重要。只是考慮到國內還缺乏相關流行病學可靠數據,以及適宜的經濟條件和實施可行性等綜合因素,在我國尚未納入第一類管理。有經濟條件的家長可以根據孩子身體情況接種。

  第二類疫苗中也有不少聯合疫苗,比如甲型乙型肝炎聯合疫苗、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等。由於接種聯合疫苗可以同時對幾種疾病産生抗體,明顯減少孩子接種疫苗次數,受到部分家長偏愛。(汪丹)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