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昨天霧、霾、重污染全“橙”預警,市環保局解釋:重污染有中斷,不符升“紅”條件 北風驅霧霾 今又迎藍天
大霧橙色預警!霾橙色預警!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12月1日,本市首次出現霧霾重污染全“橙”預警。夜間,冷空氣抵達京城,從西向東陸續開始清霾。
從12月2日開始,延續了5天重污染天結束,藍天重現。對於漫長的重污染天為何沒有發佈紅色預警,市環保局給出了解釋——重污染天中間出現了中斷,達不到持續72小時以上的情況,不滿足啟動紅色預警的條件。
三項橙色預警同現
“我站在陽臺上竟然看不見小區大門,太可怕了!”12月1日一早,京城被濃濃的大霧包圍,市民紛紛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不少市民還在微信朋友圈上分享了濃霧的照片,並調侃道:“其實這是我的自拍照。”但照片裏只見大霧,完全不見人影。
市專業氣象臺高級工程師李煥安介紹,12月1日早晨,北京大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500米,城區的能見度在300米到500米之間,東部和南部地區甚至不足200米。市氣象臺於11時50分升級發佈大霧橙色預警信號,稱下午到夜間,北京大部分地區還有濃霧,部分地區能見度小於200米,需注意防範。
據了解,大霧、霾、空氣重污染三項預警同時處於橙色級別,這在北京還是第一次。市氣象臺臺長喬林介紹,大霧和霾預警一樣,橙色都是第二級別,但大霧能達到橙色預警級別,還是比較罕見的。可以説,12月1日早晨的能見度是2015年最差的,這也是較高顆粒物濃度和大霧的共同作用,導致空氣中的濕度接近飽和。
雖然度過了能見度最差的一個早晨,但污染物濃度相比前一天有所回落。
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説,12月1日早晨,受南部地區偏西風的影響,前一天PM2.5濃度達到峰值的西南部地區,各個站點濃度都有所下滑。“比如前天出現945微克/立方米峰值的京西南區域點,上午就回落到100微克/立方米上下。”張大偉説。
市環保監測中心12月1日16時的數據顯示,城六區PM2.5濃度平均460微克/立方米。相比前一天出現近千的濃度峰值,12月1日的污染物濃度基本回落至500微克/立方米以下。不過,全市的空氣品質還是處於重度污染至嚴重污染水準,仍維持重污染的狀態。
12月2日至12月3日兩天颳起五六級大風
12月1日,市氣象臺發佈預報:後半夜天將轉晴,北風加大到四級左右,陣風六級。風來,霾就散,“等風來”成了12月1日的熱門話題。市氣象臺官方微網志“氣象北京”也及時更新追蹤冷空氣的腳步。
12月1日17時,冷空氣前鋒已經到達內蒙古與河北交界一帶,初步估算當晚23時以後抵京,霧霾天氣將自西向東逐漸消散。
19時許,延慶地區飄起了雪花。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琳娜表示,在冷空氣到來之前,冷暖空氣相互作用,容易出現降水或降雪天氣,這意味着冷空氣前鋒已經推進到離延慶不遠的位置。
21時,京西北區域點PM2.5濃度已經明顯下降,只有34微克/立方米,空氣品質從之前的重度污染率先回升至一級優狀態。
22時45分,市氣象臺解除霾和大霧橙色預警信號。
24時,市空氣重污染應急指揮部解除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信號。
天氣預報顯示,12月2日至12月3日兩天,受冷空氣影響,北京將颳起五六級的偏北風,久違的藍天也將重回京城懷抱。雖然冷空氣勢力強勁,但氣溫不會出現明顯下降,白天的最高氣溫在2℃到4℃之間,夜間的最低氣溫是在-3℃到-4℃。不過,風大體感溫度低,大家還是要注意防寒保暖。
為何不發重污染紅色預警?
從11月27日開始的重污染天終於結束了。有市民問:此次重污染來勢洶洶,污染程度也非常厲害,為何沒有發佈最高一級的紅色預警?
根據《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本市依據空氣品質預測結果,綜合考慮空氣污染程度和持續時間,將空氣重污染預警分為4個級別,由輕到重依次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可以説,重污染紅色預警是最嚴重的一個級別,所對應的應急措施也是最嚴格的。截至目前,紅色預警還從來沒有啟動過。
市環保局應急處相關負責人解釋,空氣重污染紅色預警啟動的條件為:預測空氣重污染將持續3天以上(72小時以上)。橙色和紅色預警除了批准的層次高,還必須提前24小時發佈。這是因為各項臨時應急措施都需要提前啟動,要發揮出對空氣的影響需要一個過程。此次重污染由11月27日開始,但從預報情況來看,11月27日和11月28日兩天是重污染狀態,但11月29日至11月30日因為一個弱冷空氣的影響,會有一段明顯的改善過程,而後來事實也證明,11月29日下午至11月30日凌晨這段時間,全市的PM2.5濃度有一個明顯的回落,特別是北部和城區,污染物濃度一度降低至60微克/立方米以下,達到良好級別。由於後期重污染還將持續至12月1日,中間又出現了中斷,所以達不到持續72小時以上重污染的情況,不滿足啟動紅色預警的條件。
據悉,橙色和紅色預警之間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機動車單雙號限行。而橙色預警也已經包含了大量強制性的減排措施,所以只要認真落實,減排力度也一樣很大,同時相對於紅色預警,對市民的日常生活影響相對更小。
小知識
怎麼區分霧和霾?
12月1日,霧和霾的橙色預警同時存在。如何區分生活中的霧和霾現象呢?
1.本質不同:霧是水汽凝結物或凝華霧,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構成,呈乳白色;霾是大量極細微的塵粒,是由大量極細微的小塵粒構成的,空氣混濁。
2.能見度不同:霧的能見度小於1千米;霾的能見度小於10千米。
3.濕度不同:霧的相對濕度較大,一般≥95%判識為霧;霾的相對濕度較小,一般≤80%判識為霾。
應對措施
曝光16家違規單位
重污染橙色預警下,一些企業仍然無視重污染,違規作業。12月1日,市環保局通報了16家違規操作單位。
1.房山區竇店佰草洼村日月園物業煤堆未覆蓋及加減記錄不完整;
2.海淀區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未安裝廢氣凈化裝置;
3.順義區北京福潤通商務酒店有限公司鍋爐未安裝廢氣凈化設施;
4.通州區北京市泰山興業印務有限公司未安裝廢氣凈化設施;
5.房山區北京鴻都混凝土有限公司鍋爐未批先建;
6.房山區中陽鋼結構有限公司未安裝凈化設施;
7.東城區北京日産汽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未按規定停産;
8.石景山區東下莊安置房項目(蘋果園街道東下莊路)未按規定停工;
9.海淀區北京京和建設有限公司未按規定停止土石方作業;
10.海淀區中國政法大學施工現場土堆未覆蓋;
11.昌平區北京城建四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攪拌站夜間上料作業;
12.昌平區北京班諾混凝土有限公司未按照橙色預警要求停駛罐車;
13.豐台區金工印刷廠廢氣凈化裝置不正常運作;
14.豐台區南苑路小洗浴點未使用清潔能源;
15.大興區北京海洋木業有限公司未按規定停産;
16.延慶區北京永振亮建材製品有限公司未按規定停産。(駱倩雯)
通州326家企業停産
本市啟動空氣重污染橙色預警,通州區隨即實施各項應急措施:全面停止土石方、建築拆除、混凝土澆築等施工作業,並對326家企業實施停産,7家企業實施限産。城管各執法隊走訪轄區施工工地,嚴禁開展土石方作業和渣土車上路,督促施工方建立防護措施,對裸露土方進行苫蓋,實施噴淋灑水措施,從源頭上最大程度避免粉塵污染周邊空氣環境。(張程偉)
道路揚塵施工全部停工
12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路政局相關負責人做客首都之窗線上訪談時透露,本市霧霾橙色預警啟動後,路政部門第一時間下發通知,對全市工地現場進行檢查和整改,所有涉及揚塵的項目已全部停工。其中包括:停止土石方施工、停止包括渣土在內的土石方運輸、停止混凝土的拆除工程和加大對工地施工現場的灑水等。目前為止,施工單位和建設單位都採取了停工措施。(劉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