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規劃 > 五年規劃 > 市級一般專項規劃
  1. [主題分類] 科技教育/科技
  2. [規劃分類] 市級一般專項規劃
  3. [發文單位]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4. [發佈日期] 2016-06-23 00:00

北京市“十三五”時期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

字號: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北京市科普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

2016年6月

目錄

  一、發展回顧與面臨的形勢

  (一)發展回顧

  (二)面臨的形勢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發展目標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科普惠及民生工程

  (二)實施科學素質提升工程

  (三)實施科普設施優化工程

  (四)實施科普産業創新工程

  (五)實施“網際網路+科普”工程

  (六)實施創新精神培育工程

  (七)實施科普助力創新工程

  (八)實施科普協同發展工程

  四、保障措施

  (一)創新科普體制機制,加強工作協作聯動

  (二)完善科普政策法規,優化科普創新環境

  (三)優化科普投入機制,引導社會廣泛參與

  (四)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構建立體傳播體系

  (五)建立監測評估機制,確保重點任務實效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為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加快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升市民科學素質,營造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打下良好基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以下簡稱《科普法》)、《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以下簡稱《科普條例》)、《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國家“十三五”科學技術普及和創新文化建設專項規劃》、《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等,制定本規劃。

一、發展回顧與面臨的形勢

  (一)發展回顧

  “十二五”時期,北京市認真貫徹落實《科普法》、《科普條例》、《北京市“十二五”時期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綱要》和《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2011-201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提高市民科學素質為宗旨,圍繞提升科普能力、培育創新精神、關注目標人群、豐富科普活動、打造科普精品等重點任務,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市民科學素質達標率從2010年的10.0%提高到2015年的17.56%,超額完成“十二五”設定的12%的目標,科普工作位居全國前列,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為把北京建設成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

  1.科普能力顯著增強。北京地區500平方米以上的科普場館達到101個,比“十一五”增加36個。北京地區科技館、科學技術博物館建築面積達109.78萬平方米,比“十一五”增加41萬平方米。每萬人擁有科普場館展廳面積221.28平方米,比“十一五”增長24.45%。創建社區科普體驗廳50家,覆蓋16區50余萬人;創建市級科普基地326家、市級社區青年匯500家、科普活動室2000余家、科普畫廊3500余個。報紙、期刊雜誌、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傳播科學知識的力度和能力不斷增強,電臺、電視臺播出科普(技)節目時間達到9.97萬小時。科普原創水準顯著提高,科普圖書年出版種類和冊數逐年增長,北京地區累計入圍全國優秀科普作品104部,佔全國52%。以微網志、微信、移動客戶端等為代表的新媒體成為科技傳播的重要方式和向社會公眾答疑解惑的重要渠道,有效支撐了北京科技工作。

  2.科普活動蓬勃發展。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及科技相關重大事件,依託北京科技周、全國科普日等,開展了一系列創新科普項目,培育了北京學生科技節、城市科學節、科學嘉年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諸多品牌科普活動,實施了一批科普惠農、科普益民等常規科普計劃,在全市形成了良好的創新文化氛圍。“翱翔計劃”、“雛鷹計劃”等培養了大量科技創新後備人才,使科教活動走在了全國前列,“翱翔計劃”獲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科普(技)講座、科普(技)專題展覽、科普(技)競賽分別達到4.89萬次、4835次、3035次,均高於全國2.81萬次、4375次、1525次的平均水準。

  3.科普資源日益豐富。全市進一步開發和整合首都科普資源。科普經費年度籌集額穩定增長,每人平均科普專項經費由“十一五”的36.42元上升至46.01元,增長26.33%,遠高於全國4.68元的平均水準。科普隊伍日益壯大,逐漸向高端化、專業化發展。科普專家李象益作為中國人首次摘取世界科普領域最高獎項“卡林加獎”。以科普項目社會徵集為抓手,發掘撬動社會優勢科技資源,推動一大批高校院所和企事業單位面向社會開放科技資源,科研機構和院校向社會開放數量達569家,比“十一五”增加190%。支援中科院建立了40多個科技資源科普化平臺,眾多優質資源加入科普服務的陣營。

  4.統籌協調機制不斷優化。根據《科普法》、《科普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全市科普工作實際需要,北京市加強政策引導,注重資源配置,強化部門聯動,科普宏觀管理體制和運作機制不斷完善,形成了在科普工作聯席會議框架下,市、區兩級政府共同推進科普工作的格局。先後出臺《實施方案》、《關於加快首都科技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北京市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比表彰工作管理辦法》、《北京市科普基地管理辦法》等文件,完善了政策法規、表彰獎勵、監測評估等相關機制。大力支援和引導一批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和社會組織參與科普,形成了政府引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科普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面臨的形勢

  我市科普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隨著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全面推進,全市科普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要求。

  一是市民總體科學素質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城鄉之間差別較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推進科學普及和公眾科學素質達到新高度。

  二是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普品牌較少,社會化、市場化、常態化、泛在化的科普工作局面尚未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要求北京科普以區域協同的胸懷、國際合作的視野謀劃科普新篇章。

  三是新一代資訊技術、“網際網路+”等科技傳播手段日新月異,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等新技術和微網志、微信、移動客戶端等新媒體逐漸滲透到各領域,要求以新技術、新手段、新模式開創科普工作新局面。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轉變政府職能,要求科普創新體制機制,對科研院所、高校和高科技企業的科技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對前沿技術和最新成果進行推廣和普及,急需科普工作提出新思路。

  五是科技服務業將科普列為重點産業內容,對處於起步階段的科普産業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紮實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創新引領、共用發展”的工作方針,北京科普工作要站在大視野、大科普、國際化的高度,以建設國家科技傳播中心為核心,以提升公民科學素質、加強科普能力建設為目標,以打造首都科普資源平臺和提升“首都科普”品牌為重點,著力提升科普産品和科普服務的精準、有效供給能力,著力加強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新理念的推廣和普及,著力推進“網際網路+科普”和“兩微一端”科技傳播體系,著力培育創新文化生態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服務大局和創新引領相結合

  科普工作應服務於創新驅動發展、“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精準發力,注重實效。圍繞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北京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大局,把科普工作貫穿于各領域各環節,統籌推進,儘快建成相適應的支撐體系。

  ——堅持開放共用和全面跨越相結合

  發揮北京科普資源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將新技術、新産品、新服務、新理念向周邊地區和其他省區市輻射溢出,使創新成果在周邊地區和其他省市區轉移轉化和産業化,促進區域之間的交流融合,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路,實現首都、區域、全國發展新跨越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堅持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相結合

  發揮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作為科技工作“一體兩翼”的作用,促進科學研究與科學普及的相互銜接與滲透,吸引市民關注科技發展、支援科技創新,支援科研工作者將最新研究成果轉化為科普産品,鼓勵科學家擔任科普導師、傳媒科學顧問,營造“鼓勵創新、勇於創造、追求成功、寬容失敗”的創業文化和創新氛圍。

  ——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運作相結合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體制、機制障礙,促進形成公益性科普事業與經營性科普産業相互補充的格局,不斷提升科普産品的供給能力,拓展科普事業新空間。

  (三)發展目標

  總體目標:到2020年,建成與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相適應的國家科技傳播中心,首都科普資源平臺的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科普工作體制機制不斷創新,科普人才隊伍持續增長,科普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形成,科普傳播能力全國領先,創新文化氛圍全面優化,科普産業初具規模,公民科學素質顯著提高,“首都科普”的影響力和顯示度不斷提升。

  具體目標如下:

  ——全市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達到24%。

  ——科普投入顯著提高,每人平均科普經費社會籌集額達到50元。

  ——每萬人擁有科普展廳面積達到260平方米,實現存量提升,增量增效。

  ——建立以大科學家為代表的科普人才梯隊,每萬人擁有科普人員數達到25人,實現科普服務全覆蓋。

  ——打造30部以上在社會上有影響力、高水準的原創科普作品,培育3個以上具有一定規模的科普産業集群。

  ——培育5個以上具有全國或國際影響力的科普品牌活動。

  ——首都科普資源共建共用機制形成,公眾獲取科普服務的渠道更加便捷。

  ——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新理念推廣服務機制建成,科普信息化、産業化程度不斷提高。

  ——濃厚的創新文化氛圍形成,公眾創新意識明顯增強。

三、重點任務

  建設以“網際網路+科普”為核心,以傳播知識、傳播精神和傳播文化為理念的首都科普資源平臺。調動國家和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科研條件資源,挖掘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等科技成果資源,促進科普基地、科普産品、科普影視、科普圖書等科普資源面向全社會開放共用。建立暢通的服務渠道和開放共用機制,形成系統化、網路化、專業化的科普服務體系。重點實施八大工程。

  (一)實施科普惠及民生工程

  發揮大型品牌科普活動的示範帶動作用。拓寬思路、拓展視野、創新形式,打造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品牌科普活動,吸引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科普機構參加北京科技周、全國科普日、北京科學嘉年華、全國雙創周等,提升活動的示範帶動作用和國際影響力。充分利用市場機制,辦好城市科學節、國際科普産品博覽會等一批充滿活力、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社會化科普活動。鼓勵各區緊密結合發展規劃、重點産業和特色資源等,培育一批常態化科普活動。

  提升主題特色科普活動效果。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和人民群眾重大關切,深入開展主題特色科普活動,為社會公眾解疑釋惑,提高公眾的科學認知水準和科學生活能力。做大做強北京創造2025、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機器人競賽、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首都網路安全日等形式多樣的市級大型科普活動。創新科普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增強活動的實效性和感染力,圍繞氣象、航太、知識産權、防災減災、博物館、環境、地球等主題日(周),開展系列科普活動。支援各區結合自身特點和需求,開展特色主題科普活動。

  加大科技惠民成果推廣。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生態環境改善、食品安全保障、重大疾病攻關、城市建設與精細化管理、生態文明宣傳教育等民生科技重點工作,開展牽手藍天、食品安全在行動等科普活動。以科普基地、社區科普體驗廳等為重要載體,多渠道、多層次、多角度推廣普及科技惠民成果,提高百姓愛科學意識、學科學能力、用科學水準。開展防災減災科學知識普及,著力推動防災減災知識技能“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家庭”,增強市民的防災減災意識、安全防範和緊急避險的能力。

  (二)實施科學素質提升工程

  著力提升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建立規範化、標準化培訓制度,編寫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提升教材。利用現代化資訊技術手段,搭建北京幹部教育網、北京繼續教育網、繼續教育APP等學習平臺。舉辦專門針對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科學素質大講堂活動。通過線上學習和線下活動相結合,提升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為科學決策、科學管理提供智力支撐。

  不斷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大力推進青少年創客教育,打造北京市中小學生科技創客秀活動,紮實推進從幼兒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階段的科技教育,不斷啟迪好奇心、培育想像力、激發創造力。推進北京學生科技節、北京市中小學生科學建議獎、“後備人才早期培養計劃”、“英才計劃”、“雛鷹計劃”、“翱翔計劃”、大學生創業大賽等活動。加強科教融合,支援面向青少年的教具和用於科學教育的互動展品研發。推動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實驗室開放,支援建設科學探索實驗室。探索制定科技教育標準、編撰教材,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養後備人才奠定基礎。

  努力提升城鎮勞動者科學素質。開展創新工作室、職工技能大賽等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繼續教育、技能競賽和經常性科普教育活動,提高城鎮勞動者科學素質和職業技能。將科學素質內容納入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課程與培訓教材,將有關科學素質的要求納入職業標準,作為各類職業培訓、考核和鑒定的內容。依託街道、社區等公共服務場所和設施,建立創新創業培訓和實踐場所,提升社區科普能力和創業服務水準。依託城鄉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提升居民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改善生活品質、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促進居民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力提升農民科學素質。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巧娘工作室”等活動,注重提高活動品質和效益。培養壯大一批農村科技特派員隊伍,全面開展科技套餐配送工程。舉辦有針對性的農業科技培訓和田間實踐操作培訓,探索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多種途徑,提升新型農民綜合素質,支援農民創新創業。鼓勵各級各類學校根據就業市場需求和企業崗位實際要求,對進城務工人員、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開展訂單式或定崗培訓,提高其職業技能水準、就業創業能力。

  加強科普人才梯隊建設。建成一支由頂級專家引領,百名科普專家指導,千名科普專職人員參與,萬名科普志願者組成的專兼職結合的高素質科普人才隊伍。適時啟動科普領軍人才培養計劃,推動一批具有科研水準又有專業科技傳播能力的大科學家有意願做科普、有能力講科學。依託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科普場館、科技社團、社區科普大學等,建設科普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培育和扶植專業化的本土科普創作和宣教人才。採取多種措施,切實提高科普兼職人員和志願者的科技知識水準和科學傳播能力,不斷壯大科普兼職人員和志願者服務隊伍。

  (三)實施科普設施優化工程

  優化科普場館服務體系。構建以綜合性場館為龍頭,以專業特色科普場館為支撐的科普服務體系。加快北京科學中心、軍事科技館、國家自然博物館等重點科普場館的建設,推動有條件的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建設專題特色科普場館。加強流動科技館內容開發,開展進企業、進農村、進學校、進軍營、進社區等活動。建設數字科技館、虛擬科技館等,突破科普的時空局限,提升“全天候”科普服務能力。

  提升科普基地服務能力。建立科普基地動態調整機制,以公眾視角為導向,推動科普基地面向社會公眾開放。推進環保、社科、園林綠化、地震、氣象、國土等行業科普基地的建設。鼓勵首都科技條件平臺、高新技術企業、産業基地、孵化基地、文化創意工作室等增加科普功能,拓展科普基地的覆蓋面。發揮北京科普基地聯盟、北京科普資源聯盟、北京博物館學會的作用,建立館校結合、館館聯合的工作模式,積極開展參觀者主導、符合教育規律、滿足公眾需求的特色科普活動,提升科普基地的服務能力。

  提高基層科普服務水準。依託城鄉社區公共服務場所和設施,繼續開展社區科普益民和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建立和完善社區科普體驗廳、科普學校、科普活動站(室)等基層科普設施。推動科普基地與少年宮、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的聯動,拓展科普活動渠道。加強科普樓宇、科普公園、科普小屋等公共場所建設。發揮農業科技園、綠色生態園等現代農業園區的科普教育示範作用。鼓勵和支援各區科技館完善科普設施,開展特色科普活動。

  (四)實施科普産業創新工程

  加大原創科普作品的支援力度。探索設立科普創作基金,建立科研人員、科普工作者、專業編輯聯合開展科普圖書創作的激勵機制。創作系列科普專題片、微視頻、紀錄片和公益廣告,並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主流媒體播出,打造《科學達人秀》、《科學脫口秀》等一批益智類專題節目和欄目。支援原創科普動漫作品和遊戲開發、開展技術和創意交流,加大傳播推廣力度。推動科普産品研發與創新,實施標準化戰略,建設科普産品研發基地,引導社會力量研發科普展品、教具等。

  加強科普産業市場培育。統籌科普産業資源,推動成立科普産業創新聯盟,加強科普産業的引導管理。圍繞科普産品創作、研發、推廣等環節,建設一批科普産業聚集區,形成若干科普産業集群。依託高科技企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建立科普産品研發中心,推動社會力量投身産業發展,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向科普産品轉化。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舉辦科普産品博覽會、交易會等,打造國際化科普資源和科普産品展示、集散、交流中心。通過政府採購、定向合作等手段,重點支援一批社會經濟效益顯著的龍頭企業,拓展新市場和新業務領域,壯大科普産業。

  (五)實施“網際網路+科普”工程

  打造“首都科普”新媒體平臺。充分發揮以“兩微一端”為代表的新媒體在科普傳播中的影響力和引導力,以“科普北京”微信公眾號建設為抓手,主動發聲和快速反應,向社會提供科學、權威、準確的科普資訊內容和相關資訊。提升“手機科普週刊”、“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北京科技視頻網”、“北京科普基地聯盟”等新媒體的傳播能力,打造多平臺、集群化、矩陣式發展的“首都科普”新品牌。凝聚一批社會化新媒體平臺,建設科普傳播新媒體聯盟,協同推進科技傳播。

  提升科普信息化水準。創新科普供給新模式,鼓勵VR、AR、MR等新技術的應用,增強科普傳播的互動性與娛樂性。採用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方式(PPP模式),共建新型科普信息化傳播平臺,把政府與市場、需求與生産、內容與渠道有效連結,實現科普的倍增效應。建立網路科普內容科學性的把關機制,完善網路科普輿情實時監測機制。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內容、渠道、平臺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圍繞公眾關注的熱點事件、突發事件等,實現多渠道全媒體傳播。

  推動科普大數據開發共用。發展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科普服務,構建面向公眾的一體化線上科普服務體系。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科普內容生産方式,形成機構、專家和公眾共同參與的工作模式,跟蹤反饋,實時回應,提升科普服務的互動性和有效性。協同整合機構、群體、企業、公眾資源,匯聚科普資訊,建設科普資訊大數據服務平臺,提升科普資源利用效率。

  (六)實施創新精神培育工程

  加大創新創業服務引導。立足創新創業現實需求,廣泛開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等科技政策法規宣講活動,推動企業在股權激勵、科技金融、知識産權等方面大膽創新。支援中關村創業大街、大學科技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等開展專業服務能力培訓和業務交流活動,引導“眾籌、眾包、眾創、眾扶”等創新型模式,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鼓勵市民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等創新活動,支援建設一批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開放式的新型創業服務平臺,激發全社會創新熱情。大力扶持眾創空間的發展,為創客提供沃土,鼓勵眾創空間進校園、進社區、進場館,組織青少年創客俱樂部活動,進一步在公眾特別是青少年中開展創客教育,厚植創客精神。

  培養創新創業意識。圍繞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培育,編制創新教育相關讀本手冊,面向社會開展創新教育培訓。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鼓勵各部門、各單位樹立創新觀念、建立創新制度、鼓勵創新行為,大力推進創新文化建設。組織開展“創新方法企業行”、創新創業大賽、發明創新大賽等活動,培育一批創新創業品牌活動。

  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大力弘揚自由探索、大膽創新、勇攀高峰的研究精神。倡導百家爭鳴、尊重科學家個性的學術文化,增強敢為人先、大膽質疑的創新自信。引導完善有利於創新的多元評價機制,建立充分體現創新價值的人才激勵制度,形成合理的科學研究評價體系。不斷提升尊重科學規律、寬容失敗的社會共識,在全社會營造關心創新、鼓勵創新、尊重創新、保護創新的良好社會氛圍。

  (七)實施科普助力創新工程

  推廣新技術新産品。採取政府推動、市場拉動、企業主動相結合的方式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産品,服務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民生改善。加強新技術新産品(服務)首發平臺建設,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等方式,面向社會開展推廣普及活動。通過京交會、科博會、文博會等科技展會平臺,推廣示範新技術新産品。支援新技術新産品推廣應用聯盟和行業協會等各類中介機構發展,搭建新技術新産品提供者和使用者合作共贏的平臺。

  促進高端科技資源科普化。重點推動高校院所、大型國有企業、軍隊、武警的大科學裝置、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科普化,改善科普展示場館(廳)設施,豐富互動參與內容,形成常態化開放機制。圍繞中關村科學城、懷柔科學城和未來科技城等重大科技工程,建設一批首都重大科技成果展示平臺。推動將科技成果面向廣大公眾進行宣傳普及列為科技計劃項目考核指標,鼓勵非涉密的國家級和市級科技計劃項目承擔單位,及時向社會發佈研究進展及成果資訊。結合重大科學事件、科研成果、社會熱點等開展科普活動,著力推進科技計劃項目開發科普資源。

  (八)實施科普協同發展工程

  推動全社會參與科普。充分發揮中央在京單位的資源優勢,搭建良好的央地協同發展和共用機制。調動各部門和各區的積極性,形成聯動開展科普工作的良好機制。充分依靠科協、工會、共青團、婦聯、社科聯等社會力量開展科普工作。引導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人群等參與科普工作。將行業工作與科普工作有機結合,挖掘各自特色和資源優勢。通過組建科普基地聯盟、北京科普資源聯盟等,搭建了互惠互利、共創共贏的科普工作網路,實現科普資源開發共用。實施公眾參與創新行動計劃等活動,通過項目徵集、政策推動,提升公眾參與度。

  加強區域科普協同發展。積極推動成立京津冀、北上廣、京港澳臺等區域性科普聯盟,在創新方法培訓、科普資源共用、科普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並建立常態化的區域科普合作交流機制。深入開展京津冀科普之旅、設計之旅、科技夏令營/冬令營等主題科普活動,有序推進與長三角、珠三角、港澳臺等地區科普資源的共用和相互轉移,切實加強對內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區的科普幫扶工作。

  大力開展國際科普交流與合作。拓展國際視野,充分利用全球創新資源,搭建常態化的國際合作平臺。建立科普人才培訓、科普産品研發、科普展覽舉辦等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全天候為中外科技場館實時對接服務。重點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拓展科普的渠道和領域。切實推動國內外科普組織共同舉辦科學嘉年華、北京諾貝爾獎獲得者論壇等一批水準高、影響大的科普活動,推動北京地區高層次科技人員加入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國際科技組織。

四、保障措施

  (一)創新科普體制機制,加強工作協作聯動

  進一步加強科普工作聯席會議的組織協調功能,建立健全部門聯席、市區聯動、媒體合作、專家協同的科普工作機制。通過科學合理的市場化制度安排,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作用,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科普。發揮科協、工會、共青團、婦聯、社科聯等群眾團體的作用,廣泛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的科普活動。

  (二)完善科普政策法規,優化科普創新環境

  建立健全適應科普事業和科普産業良性發展的政策法規體系,堅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提高行政效能。創新政府科普管理的頂層設計,優化科普事業和科普産業發展的制度保障,不斷推進科普資源配置優先化、發展環境寬鬆化、創新成本節約化。完善獎勵激勵機制,加大科普獎勵力度,定期開展科普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獎勵。

  (三)優化科普投入機制,引導社會廣泛參與

  加大財政經費科普投入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通過眾籌眾包、項目共建、捐款捐贈、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科普工作。加強對科普經費使用情況的績效考評,確保專款專用和使用效果。優化科普項目組織方式,將科普項目劃分為政府直接組織開展、政府支援開展、政府鼓勵開展三類。

  (四)加大科普宣傳力度,構建立體傳播體系

  建立對重大科技成果、事件、人物及社會熱點進行常態化宣傳的機制,支援新媒體、自媒體等基於移動互聯的“兩微一端”新技術、新手段的運用,鼓勵平面媒體、電視、廣播、移動傳媒等傳統科普媒體與新興媒體的深度融合。完善常態化宣傳機制,構建針對不同人群的立體科技宣傳體系,確保科學思想、科技成果、科普活動宣傳的覆蓋面和影響力。

  (五)建立監測評估機制,確保重點任務實效

  依據《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定期開展北京公民科學素質測評工作,完善科普評價指標和科普統計。全面落實《北京市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適時推出科普發展指數。組織開展科普政策法規、基礎設施、人才隊伍、科普活動、科普産出效率等方面的監測評估,逐步做到自評估和第三方評估相結合。建立國外主要城市科普工作動態數據庫,追蹤國外科普工作最新動態。

分享:
相關解讀
相關政策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