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 > 規劃 > 規劃解讀

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解讀

日期:2018-08-07 17:15    來源: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

分享:
字號:        

  1、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背景

  從中央要求來看,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際上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具體包括:“中國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五大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四個意識”——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一個中心”——以人民為中心。

  從對北京的要求來看,緊緊扣住邁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使命,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課題來開展編制工作。

  2017年9月13日,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獲黨中央、國務院批復,一共13條,對總體規劃給予了整體評價和充分肯定,也是相對以往幾版規劃批復中內容最多、涵蓋最廣的。可以説,北京新版城市總體規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體現,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京篇章,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2、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特點

  一是以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緊緊扣住邁向“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主題,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課題來開展編制工作,進一步強化“四個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並從空間佈局、要素配置、疏解整治提升等方面作出了具體安排,力求增強首都功能的服務保障能力,提升“四個服務”水準。

  二是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堅持疏解功能謀發展。規劃通篇貫穿了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關鍵環節和重中之重,同時,統籌考慮疏解與整治、疏解與提升、疏解與發展、疏解與協同的關係,力求在疏解功能中實現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的發展。改變了以往聚集資源謀發展的思維定式。

  三是緊密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著眼于更廣闊的空間來謀劃首都的未來。規劃跳出北京看北京,放眼京津冀廣闊空間來規劃北京的未來。用單獨一章來強調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並用單獨一節對支援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作出安排,努力打造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四是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本次規劃編制以北京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為導向,集中聚焦人口過多、交通擁堵、房價高漲、大氣污染等“大城市病”治理,從源頭入手綜合施策,對治理“大城市病”作出了規劃安排。

  五是堅持均衡發展。針對北京南北、內外、城鄉發展不均衡問題,規劃提出,以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治理、公共設施建設和重要功能區為依託,帶動優質要素在南部地區聚集,加快南部地區發展;明確各區功能定位,促進主副結合發展,加快週邊多點發展,山區和平原地區互補發展;突出城鄉統籌,專門用一章對促進城鄉均衡發展作了安排。

  六是實現多規合一。率先實現城市總體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兩圖合一,實現城市規劃向城鄉規劃轉變,形成全域空間規劃的基礎底圖。以城市總體規劃為統領,整合各種空間規劃,統籌各專項規劃的核心要素,實現多規底圖疊合、數據融合、政策整合,形成一本規劃,實現一張藍圖繪到底。

  3、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從七個方面回答: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

  第一,更堅決的態度——落實城市戰略定位。本次總規以“四個中心”戰略定位為統領,並分別提出了空間佈局規劃方案,以切實增強首都功能的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高“四個服務”水準,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發展大局。

  第二,更寬廣的視野——放眼京津冀謀劃首都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也是首都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北京要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大局,發揮好北京“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圍繞首都形成核心區功能優化、輻射區協同發展、梯度層次合理的城市群體系,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

京津冀.jpg

河北雄安新區與北京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位置關係圖

  規劃從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聯繫、支援在京資源轉移疏解、促進公共服務全方位合作等方面,積極對接支援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實現北京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的功能分工、錯位發展。為科學統籌不同地區的主導功能和發展重點,將北京的空間佈局確定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更加突出了首都功能、疏解導向與生態建設。

  第三,更長遠的眼光——建設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我們首先要貫通歷史,然後要連接未來。要將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作為重要工作職責和內容:

  構建全覆蓋、更完善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

  加強老城整體保護,堅持整體保護十重點;

  加強三山五園地區保護;

  加強三條文化帶的整體保護利用;

  加強城市設計,塑造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特色風貌。

城市風貌景觀格局.jpg

市域“綠水青山,兩軸十片多點”的城市風貌景觀格局

  與此同時,面向未來,要著眼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提出分階段發展目標。

  第四,更剛性的底線約束——劃定三條紅線。這三條紅線就是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還有城市開發邊界,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且特別提出,城市規模要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

  按照規劃,到2020年,我們的城鄉建設用地要控制在2860平方公里,我們現狀2016年是2945平方公里,這就需要減量規劃,到2035年,在2860平方公里的基礎上還要再減100平方公里,減到2760平方公里,應該來説難度還非常大。所以,我們説這版規劃是一個減量的規劃,現在也在落實各個分區的減量任務。

  第五,更科學的要素配置——三生空間統籌。

  堅持生産空間集約高效,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2020年城鄉産業用地佔城鄉建設用地的比重由現狀27%下降到25%以內;2035年下降到20%以內。

  堅持生活空間宜居適度,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務水準。2020年全市城鄉職住用地比例由現狀1:1.3調整為1:1.5以上,2035年調整為1:2以上。形成居民和家庭服務、健康服務、養老服務、旅遊服務、體育服務、文化服務、法律服務、批發零售服務、住宿餐飲服務和教育培訓服務十大便民服務網路。

  堅持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大幅度提高生態規模與品質。構建“一屏、三環、五河、九楔”的市域綠色空間結構,建設森林城市,20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4%,2035年達到45%以上。

  第六,更真誠的行動——著力改善民生。

  標本兼治,緩解交通擁堵。2020年軌道交通里程由現狀約631公里提高到1000公里左右,2035年不低於2500公里。2020年城市綠色出行比例由現狀70.7%提高到75%以上,2035年不低於80%。

  完善購租並舉的住房體系,實現住有所居。未來五年新供應各類住房150萬套,平均每年30萬套。

  著力攻堅大氣污染治理,全面改善環境品質。到2020年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左右,到2035年大氣環境品質得到根本改善,到2050年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第七,更深化的改革——構建規劃統籌實施機制。

  城鄉統籌:加強分類指導,明確城鄉統籌格局和目標任務;加大治理力度,實現城鄉結合部減量提質增綠。

  城市體檢評估:建立“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實時監測、定期評估、動態維護的城市體檢評估機制,完善專家諮詢和公眾參與長效機制,建立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評價指標體系。

  精治、共治、法治,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加強精細化管理、推動多元治理、堅持依法治理、創新體制機制。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