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1650號(城鄉建設類045號)提案答復的函

日期:2022-12-27 11:43    來源:​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分享:
字號:        

  經認真研究,現就《關於深化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加快推動首都臨空經濟區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提案》答復如下:

  一、關於超前謀劃和加快編制首都臨空經濟區科創産業發展專項規劃,打造國際科創産業合作戰略支點

  北京是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的城市。我市高度重視雙臨空經濟區建設工作,將雙臨空經濟區作為“兩區”建設、打造國際消費“橋頭堡”的重要承載地和實現“五子”聯動的重要發力點。

  (一)臨空經濟區科創産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相關規劃情況

  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總面積約115.7平方公里,定位為國家臨空經濟轉型升級示範區、國家對外開放重要門戶區、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核心區和首都生態宜居國際化先導區;大興國際機場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定位為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

  目前,我市雖尚未出臺有關臨空經濟區科創産業發展的專項規劃,但在多個規劃和方案中都涉及對臨空經濟區科創産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謀劃布署,形成了“點—線—面”相結合的指導原則和實施路徑。其中,《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強化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吸納融合國際要素能力,加快國際人才社區建設,聚焦臨空經濟、商務會展、數字貿易等領域推動港産城融合發展,加快實施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行動計劃,吸引國際制藥企業、創新型企業落地等;“兩區”建設總體方案推出航空物流、航權航線、通用航空、航空口岸和臨空經濟區數字經濟業態發展等10余項措施,均在臨空經濟區落地實施;《北京順義區首都機場臨空經濟示範區SY00-2801街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20年—2035年)》提出,搭建人群—活動—場所相互匹配的公共空間系統,為臨空産業發展和創新人才集聚營造宜人、舒適、安全、精彩的公共空間環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北京部分)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明確提出,構建以生命健康為引領、以樞紐高端服務和航空保障為基底、以新一代資訊技術和智慧裝備為儲備的“1+2+2”産業發展體系。

  (二)雙臨空經濟區科創産業發展情況

  首都機場臨空經濟區是全國17家臨空經濟示範區中建立最早、産業規模最大的示範區,構建了以航空服務為主導,跨境貿易、商務會展為支撐,科技服務和産業金融為補充的階梯型産業結構。截至2021年底,註冊企業9000余家,囊括飛機研發、航電設備、航空運輸、維修檢測等航空創新産業鏈條前端、中端、末端所有環節,達到千億級産業規模。周邊創新産業園發展態勢良好。

  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目前正處於産業發展要素聚集階段。一方面,積極推動國內從事精準醫療、幹細胞技術、智慧物流、航空航太等前沿領域科技項目落地。另一方面,積極擴大國際交流合作,吸引全球優質科創企業落戶。在法蘭克福、東京、渥太華、阿姆斯特丹、倫敦、迪拜、新加坡設立7個海外代表處,與法國大使館、美中貿協、德國工商會等機構建立溝通渠道,與迪拜多種商品交易中心及巴黎機場聯盟等簽署自由貿易合作備忘錄,促進國際科技企業聚集,初步形成國際科創産業合作戰略支點。

  二、關於依託首都臨空經濟區建設臨空科學城,推動臨空國家實驗室落戶臨空科學城

  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是中央賦予北京的戰略任務,其中“三城一區”主平臺和國家實驗室建設都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由中央決策佈局,屬國家事權。建設臨空科學城和臨空國家實驗室也屬國家事權。下一步我市將利用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兩區”建設契機,深入開展相關研究、項目論證和評估等,積極向國家相關部門報告。

  三、關於探索建立臨空科創産業發展政策體系,構建協同創新發展共同體

  我市臨空經濟區充分利用“兩區”創新政策優勢,與津冀兩省市相關部門建立創新政策共用機制,為科創産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一是聚焦重點領域和重點産業出臺相關支援政策。市政府先後出臺《關於支援綜合保稅區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北京市生物醫藥全産業鏈開放實施方案》《北京市數字經濟全産業鏈開放行動方案》等,促進綜合保稅區和臨空經濟區重點産業發展。二是整合利用“兩區”平臺優勢和多重創新政策。如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利用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平臺,實現知識産權證券化、外籍人才註冊內資科技公司等9項制度創新成果全國首創;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先後印發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北京大興)實施方案和兩批共120條制度創新清單,出台北京自貿試驗區高端産業片區大興組團實施方案,強化創新政策整合共用。三是加強京津冀三地政策聯動。三地聯合印發兩批次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內“同事同標”政務服務事項目錄,深入推進《京津冀自貿試驗區三方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落實,促進三地創新政策互通互鑒,形成優勢互補、各具特色、共建共用的協同創新發展格局。

  四、下一步工作

  正如提案中提到的,臨空經濟區科創産業發展還存在國際化功能和産業導入能力有待提升、政策整合利用力度不夠等問題,我市將堅持問題導向和國際視野,進一步做好推動臨空經濟區科創産業發展工作。

  (一)聚焦國際化發展方向

  積極落實《支援國際組織落戶的若干措施》,並與國家相關部門溝通,努力為國際組織在京發展營造安全便利、開放包容的軟硬體環境。堅持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積極打造適宜國際化人才聚集發展的一流類海外環境,做好臨空經濟區人才社區規劃建設工作。打造國際化科技創新高地,依託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建設,加快國際會展中心、國際消費樞紐、國際航空社區等重點功能板塊建設,促進國際優勢科技資源聚集。

  (二)加強政策整合創新

  支援臨空經濟區建立政策共用機制,結合市領導聯繫服務“兩區”重點園區(組團)工作機制和促進“兩區”重點園區(組團)發展提升專項行動,及時調研了解企業需求,動態更新政策清單,進一步加強制度創新。充分利用“兩區”建設政策疊加優勢,推動現有制度創新清單落地,加大已出臺政策跟蹤問效擴面力度,支援效果好且符合發展方向的政策在臨空經濟區複製推廣。推動臨空經濟區內兩個自貿片區聯動發展,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對外開放新平臺。積極與國家相關部門溝通,爭取更多引領性、突破性政策在臨空經濟區先行先試。

  (三)加快科創産業資源聚集

  加大對科創産業項目的招商力度,聚焦醫藥研發、數字經濟、航空物流等核心産業,形成“在建一批、簽約一批、儲備一批、對接一批”的動態調整、滾動補充的項目清單。創新成果轉化承接機制,推動臨空經濟區積極承接“三城一區”外溢科技成果,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促進高精尖産業引才聚才,重點引進戰略領軍型人才,推動臨空企業、高校院所、人才機構和協會組織形成人才培養共同體,合力培育臨空經濟區産教研新生態。

  特此函達。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2年6月13日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