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政聯字〔2020〕第10號
盧春房委員:
您提出的《關於調整收費公園開放時間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我市公園總體情況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圍繞打造“公園城市”“森林城市”,堅持“留白增綠”“提質增綠”,既積極保護、利用歷史名園,又發展建設大、中型公園,還注重建設小型公園、口袋公園,為市民休閒、游憩提供了多樣化、高品質的公共綠地空間。截至目前,全市已經建成類型多樣、覆蓋城鄉的公園、綠地、風景區1090處,公園綠地22930.57公頃,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16.4平方米/人,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3%。
二、延長收費公園開放時間受到客觀條件限制
現有收費公園主要是世界文化遺産、文物保護單位或專類公園,其開放時間充分考慮了文物保護、景觀特點、交通及周邊環境等客觀因素。延長其開放時間,主要受以下幾方面的限制:
(一)歷史名園保護。提案中提到的頤和園、景山公園等文物類公園,有眾多的文物古建、古樹名木,其開放時間應遵循“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等國家文物保護規定,將文物利用控制在可承載範圍內,確保文物安全。2019年11月8日,國家文物局和應急管理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導建議》(文物督發〔2019〕19號),明確規定“文物建築上不得直接安裝燈具搞‘亮化工程’,在文物建築外安裝燈具的要保持安全距離”。此類公園若延長夜間開放時間,需額外考慮夜間照明問題,加設照明設施,這必將對文物安全産生不利影響。
(二)公園游客休憩娛樂活動對周邊百姓的影響。提案中提到的北京國際雕塑公園等公園,鄰近人口稠密社區,近年來噪音擾民、交通停車擾民的投訴時有發生,延長開放時間將對公園周邊居民休息産生影響。北京國際雕塑公園現行開放時間是在考慮不同人群需求前提下,經與廣大游客和附近居民多次協商後約定形成。
(三)公園管理維護及安全保障。收費公園在開放之前,需要對文物古建、園路設施、景觀環境、服務設施等進行安全檢查;晚上閉園之後需要進行維護保養。同時,晚間需對山體和古建進行安全巡邏檢查,延長開放時間必將增大安全防控難度,給公園安全管理帶來風險。
(四)公園運營成本。現有收費公園多為市、區事業單位,編制人數和財政投資固定。如延長開放時間,公園的水電氣熱運營成本、人力成本將相應提高,造成一定的資金缺口。
三、提案提出問題的相關情況
(一)關於更好地與在職市民休閒時間相銜接。通過與本市多家收費公園溝通,公園晚間將先關閉室內展覽展示、文物古建、重點保護區域的室內空間,適當延長室外公共休閒、綠地空間的開放時間,以更好地滿足在職市民休閒鍛煉需求。目前,城區內市屬公園閉園時間大多在21:00至22:00之間。例如,提案中提到的北京國際雕塑公園的開放時間為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至22:00,淡季(11月1日—3月31日)6:00至21:00,能較好地銜接在職市民時間;頤和園公園的開放時間為大門開放時間,而該公園的靜園時間為大門關閉的一小時後,即20:00(旺季)和19:00(淡季),已入園的游客在靜園前能夠繼續在園內鍛煉、休憩、游玩。
另外,在我市已建成各類公園中,免費公園1042處,佔比為95.6%,絕大多數全天候開放,僅部分公園會隨季節性調整開閉園時間;收費公園48處,佔比為4.4%,大多數開園時間為早上6:00至7:00之間,閉園時間為晚上21:00至22:00之間,其他公園開放時間也均在12小時之上,努力滿足市民休閒、娛樂、鍛煉等需求。
(二)關於更好地滿足老年退休人群的休閒需求。根據每日游客量時段數據分析,老年市民每日的游覽高峰時間為上午7:00至9:00、下午4:00至6:00。目前,收費公園的開放時間已基本涵蓋老年退休人群的高峰時段,且其他公園全天對市民開放,為滿足老年退休人群鍛煉需求提供有力保障。
(三)關於更好地發揮公園景點的旅游功能作用。目前,11家市屬公園(包括頤和園、天壇公園、景山公園等),年接待游客約1億人次。綜合考慮游客接待壓力、文物及生態保護現狀、安全管控及運營維護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大部分公園開放時間為旺季(4月1日—10月31日)6:00至22:00,淡季(11月1日—3月31日)6:00至21:00,有效保障了旅游觀光體驗需求。
您提出的意見建議,對加強和改進我市公園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價值。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研究論證,鼓勵具備條件的公園開展延時服務活動,更好地為市民服務。
感謝您對本市公園管理工作的關心和支援。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20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