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稅削減、貿易便利、要素流通,RCEP帶來實質性利好 北京外貿企業擁抱開放新機遇
一塵不染的生産車間內,一條條自動化生産線開足馬力,不停轉動的綠色傳送帶將無數個配管元件運送至下一個工序點……在全球氣動元件巨頭SMC中國的北京工廠內,上萬種基本型元件被生産裝箱,準備運往全球78個國家和地區。“RCEP實施後首年享受到的優惠平均關稅稅率為0.5%,能給我們公司首年節約稅費3000萬元。”公司總經理馬清海説。
2022年1月1日,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逐步實現零關稅。關稅削減、貿易便利、要素流通……一系列實質性利好,讓北京外貿企業乘着RCEP的東風,以更足的信心開拓更大的市場,擁抱新一輪開放機遇。
讀秒申領
企業喜獲首批“紙黃金”
原本至少需要半天甚至一天才能辦好的手續,只用了幾秒鐘就實現了自主簽發、列印——RCEP落地生效當日,SMC中國獲批成為北京首家RCEP項下經核準出口商,並獲得自主簽發原産地聲明的資格,感受到了堪稱“飛速”的簽發效率。
“1月12日,北京地區首份企業自主簽發RCEP原産地聲明在我們的辦公室列印出來。這是真真正正的‘紙黃金’。”馬清海説,公司生産的一批貨值約20萬美元的氣壓缸馬上要出口日本,憑藉這一紙原産地聲明,將享受到零關稅的優惠待遇。
SMC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氣動元件研發、製造及銷售公司,由於業務需要,每年都要辦理出口原産地證書2000多份。如今公司貨物在出口時無需再逐票向海關申領原産地證書,足不出戶就能自主簽發原産地聲明,與海關簽發的原産地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不僅是少跑腿,更重要的是企業單證準備時間大幅壓縮。”中關村海關原産地管理科副科長魏佳説,如今企業利用自主簽發原産地聲明的便利,可以更靈活安排出口時間,物流效率也將顯著提升。
RCEP協定生效以來,北京進出口企業參與熱情高漲。北京海關關稅處副處長王薇表示,從RCEP正式簽署到落地至今,北京海關開闢RCEP惠企專用通道,設置專項聯絡員,接到了500余個企業的諮詢電話。截至目前,參加海關專題培訓的企業達1400余家。
擴大市場
進出口貿易成本顯著降低
RCEP正式簽署後,中國和日本首次達成了雙邊關稅減讓安排。RCEP生效後中國和日本相互立即零關稅比例將分別達到25%和57%。最終,86%的日本出口至中國的産品將實現零關稅,同時88%的中國出口至日本的産品將享受零關稅待遇。“區域內自由貿易程度顯著提升。”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説。
SMC總部位於日本東京。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SMC中國生産的氣動元器件大量用於口罩機、呼吸機以及無人化生産線,進出口總額大幅上升。2021年,SMC中國進出口總額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52%。其中,日本進出口占同期總值的90%。
RCEP落地生效給SMC中國帶來了更大的貿易信心。據了解,SMC中國進出口基本都屬於RCEP稅收優惠覆蓋範圍內的機電類産品,2022年預計全年增加15%的進口額。
同樣感受到RCEP帶來的關稅減讓紅利的,還有北京大源非織造公司。該公司總經理張志宇表示,在RCEP生效前,公司出口不織布在日本的進口稅率為4.3%,協定生效後第一年稅率即降到3.9%,公司有了更強的競爭力打開日本市場,預計2022年出口額超過2000萬元,給單一客戶節約的稅費就能超過8萬元。
雙向互通
産業鏈打通釋放聚合效應
原産地累積規則是RCEP達成的最重要突破之一。根據協定,RCEP成員國企業生産過程中所使用的其他成員國原産材料,均可視為本地的原産材料,從而可以累積增加原産價值成分比例,大幅降低各成員國享受貨物零關稅的門檻。
“這能讓跨國公司在佈局産業鏈時具有更大的靈活自主性。”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説。
中國既有大量進口需求,也有大量出口需求,既是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也是對外投資大國。這種雙向互通正釋放巨大的聚合效應。張志宇表示,已將公司2023年的銷售目標上調至10億元,其中RCEP地區的出口銷售目標為1.8億元至2億元,預計至少能夠節約80萬元至100萬元的稅費,佔到公司凈利潤的10%。
“最近南韓海運費持續飆升,RCEP能對衝匯率的不確定,還能抵消部分海運費帶來的出口壓力。”張志宇表示,公司正翹首期盼著RCEP於2月1日起對南韓生效,更好地與南韓客戶開展産業鏈、供應鏈方面的合作。(袁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