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設崗位、薪酬激勵、賦權改革……本市多舉措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堵點”

日期:2022-01-17 09:3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特設崗位、薪酬激勵、賦權改革……本市多舉措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堵點”

  打通科技成果在京轉化堵點,北京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從1月14日舉行的《關於打通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科技成果在京轉化堵點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本市將深化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改革,建立科技成果披露機制和勤勉盡責容錯機制,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專業崗位、人才引進和資金保障。目前,在天壇醫院、積水潭醫院、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和醫療機構,相關試點工作已經展開。

  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科技成果轉化處處長閆穎介紹,本市近年來大力推動高校院所成果在京轉化,2021年度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以北大、清華、中科院為代表的一批優質科技成果在京轉化。不過,科技成果在轉化過程中還存在著高品質成果供給不足、成果承接能力不足、供需資訊渠道不夠通暢等問題。為此,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牽頭制定的《若干措施》已于近日印發實施,將暢通技術、資本、人才等渠道,探索消除科技成果轉化的堵點。

  可特設崗位聘用成果轉化急需人才

  科研人員埋頭做技術研究,産業轉化人才走不進醫療機構、高校院所“高墻”,使得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産業應用之間互相割裂。過去,這是影響我國科研成果轉化的一大障礙。《若干措施》中提出,將科技成果轉化作為人才職稱評定的重要指標,並推動高校院所、醫療衛生機構設立技術轉移機構,採取調劑編制或可特設崗位,面向國內外聘用高層次緊缺急需的科技成果轉化人才。

  以醫療衛生行業為例,天壇醫院已發佈了天壇醫院、北京天琪國際轉化醫學研究院人員的雙聘和績效管理辦法。

  “術業有專攻,雙聘制度就是要把産業人才拉到醫院裏面來,指導醫院臨床人員的轉化工作,加速成果轉化落地。”市衛生健康委科技教育處副處長石菁菁説。目前,以天壇醫院為母體,以國家神經系統疾病研究中心及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等為轉化鏈上游,以北京天琪國際轉化醫學研究院、醫療孵化器及産業園等為中游,以天壇醫科公司及創新合夥企業為下游的全鏈條的天壇轉化醫學鏈已初步建成。下一步,本市將支援天壇醫院辦好天琪國際轉化醫學研究院,作為醫療衛生機構成果轉化承接載體和創新試驗田,還將組建北京市醫藥衛生科技促進中心,成立平臺化專業化科技成果服務保障體系。

  推進職務成果賦權改革試點

  過去,科研成果在市場中所結出的“果實”與醫生、高校科研人員的激勵考評機制接軌程度不夠,是不少科研人員推動成果轉化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據悉,本市創新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工作,積水潭醫院成為全國唯一由科學技術部確定的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醫療單位,試點開展的一項職務科技成果賦權的案例已完成改革試點工作。在骨科副主任醫師張昊華的科技成果“移動智慧動作監測骨科康復指導儀”項目中,賦予科研人員70%的所有權,後續轉化收益醫院與科研人員按照3:7的比例進行分配。這也成為北京市首個成功完成所有權賦權的案例。

  不僅在醫院,高校院所也將成為本市推動賦權改革的重要領域。市教委科學技術與研究生工作處副處長姜世軍透露,本市下一步將持續推動北京工業大學試點賦權改革,重點圍繞建立賦權改革工作機制、完善賦權改革管理體系、遴選賦權改革試點成果等方面開展賦權改革有關工作。

  技術經理人等技術成果轉化專業人才,是科研成果轉化中的重要“催化劑”。為解決本市技術轉化人才短缺的痛點,《若干措施》提出,鼓勵高校開展技術轉移方向研究生教育,加強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姜世軍介紹,市教委支援北理工、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展開技術轉移專業方向研究生教育試點。近兩年內,第一批獲得技術轉移方向學位的研究生人才就有望在本市“出爐”。

  下一步,本市還將深化重大創新平臺科技成果轉化,推進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實現重大創新成果在京落地轉化。

  薪酬激勵等政策支援創新創業

  為支援高校、科研院所專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若干措施》在崗位管理、職稱評審、兼職離崗創業、薪酬激勵等方面作出了相應的探索。

  為強化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科研人才薪酬激勵機制,《若干措施》提出,對事業單位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承擔競爭性財政科研項目、提供科研設施與儀器開放共用服務等有關科研人員進行激勵,不受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限制;允許事業單位聘用的高層次人才,以及按規定設置的特設崗位的聘用人員,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項目工資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不受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的限制。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二級調研員郭承廣介紹,截至目前,共有266名專業技術人員利用科研成果在資訊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文化藝術等領域創新創業,其中56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孫奇茹)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