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副中心培育高端品牌消費新陣地
推出一批高品質商業綜合體、特色商業街區、老舊廠房升級改造精品示範案例,充分發掘城市地標的“形象代言”功能,加快打造“有生命、有故事、有情懷”的消費新場景……從12月7日開幕的通州區黨代會上了解到,城市副中心將依託人文風采打造消費品牌,發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等消費業態,助推景區消費向全域消費、白天消費向全時消費、傳統消費向新興消費轉變。2025年,基本形成北京高端品牌消費新陣地。
結合本市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目前城市副中心已出臺《北京城市副中心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系列配套文件,開出六大清單,給出了詳細時間表和任務書。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商業消費規模持續壯大,基本形成北京高端品牌消費新陣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達到8%左右,中高端零售業快速發展,國際品牌雲集,五年累計引進首店、創新店、旗艦店數量200家以上。商業設施空間佈局更加合理,“區域級商業中心—地區級商業中心—社區級商業中心”三級商業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形成一批高品質活力街區,夜間經濟更加繁榮,本地居民、首都市民、京外時尚群體的消費升級需求將得到進一步滿足。
運河商務區將建設120萬平方米商業面積,對標國內外頂級商務區,發展首店經濟、免稅經濟、網紅經濟,建設都市型商業中心,打造五大“消費磁極”。運河壹號項目突出濱河景觀特色,打造運河城市會客中心,形成形象風範磁極;遠洋樂堤港、大融城突出文藝時尚元素,形成文化潮流磁極;富力廣場打造都市精英7×24小時活力消費,形成休閒生態磁極;愛琴海購物公園打造新生活探索中心,形成時尚生活磁極;珠江河畔商業項目打造都市家庭的樂活中心,形成家庭生活磁極。
未來五年,城市副中心還將由白天消費向全時消費轉變。統籌推進重點區域夜間經濟發展規劃,豐富和發展夜間消費環境和場景,培育“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分析和研判夜間經濟的重要節點,瞄準暑期、夏季等高峰時間,在夜游、夜展、夜讀、夜市等方面挖掘消費潛力。
玉帶河大橋附近,塔吊林立,這是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項目施工現場。按照“站城一體”規劃設計,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地上綜合開發面積為139萬平方米,匯集五星級酒店、5A級寫字樓、公寓、文化藝術展覽、商業、休閒等業態,未來將打造成全球領先的“軌道微中心消費鏈”。項目建成後,不僅可以便利京城居民購物,還能源源不斷地通過鐵路把天津、河北的消費者吸引來,對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有着重要作用。
作為城市副中心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點項目之一,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址將提供會議論壇、陳列收藏、展覽展示等服務。設計周期間,這裡將打造最大的戶外展覽場地;日常將開展設計類主題活動,帶動張家灣設計小鎮成為北京文化消費新地標。
宋莊、臺湖、張家灣三個特色小鎮將形成多點聯動的藝術、演藝、創意設計融合街區,打造首都特色消費新中心。宋莊藝術小鎮突出藝術品跨境交易與文化休閒融合發展,鼓勵非遺傳承人開設工作坊,舉辦高水準原創藝術品展覽活動,打造集合原創藝術品展示交易與創意休閒旅游的特色消費街區;臺湖演藝小鎮突出演藝娛樂與特色餐飲文化融合發展,依託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等演藝資源,重點構建“文旅+演藝+餐飲”模式,活躍夜間文化演出和休閒消費市場;張家灣設計小鎮突出高端商務與古鎮商業聯動發展,計劃建設體現張家灣古城風貌的商業配套設施,滿足設計小鎮商務休閒消費需求。(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