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米“黑燈工廠”智造水準全國領先 九成裝備自主研發
機器掐住8英寸大小的手機兩側,模擬人手把完整的螢幕反覆向內對折。螢幕再度展開的那一刻,畫面與觸感依舊不變。小米最新的折疊屏手機在北京亦莊的“黑燈工廠”裏誕生。
繁忙的工廠之所以能黑着燈運作,是因為一部手機從無到有的200多道工序絕大部分都依靠智慧設備自動化完成。這也是目前國內最高端、智慧化程度最高的手機工廠,具備年産百萬台智慧手機的能力。小米公司近日披露,小米智慧“黑燈工廠”二期將在年內開建,預計建成後産能將達到千萬台。
“黑燈工廠”生産小米高端手機
位於亦莊的小米智慧工廠外觀與周邊廠房並無差別。但推開大門,便能發現與眾不同:潔白的墻壁和地面閃着光,恒溫恒濕,更像是在商場、寫字樓裏;車間夜間生産時也不見燈火通明,只有燈帶閃爍着提示設備運轉情況;一部部手機接連下線,卻幾乎看不到工人來往……
“別看沒什麼工人,但這座工廠一年可産百萬台高端智慧手機。”小米亦莊工廠廠長周毅説,小米智慧工廠建造的初衷就是要將其打造成一座可以24小時運作的“黑燈工廠”,實現全廠生産管理過程、機械加工過程和包裝儲運過程的全程自動化生産。
2019年底,這座總建築面積1.86萬平方米的智慧工廠建成投産,從此開始研發、生産小米最新、最高端的手機産品。剛投放市場沒多久的小米首款折疊屏手機MIX Fold就全部在此生産。
一部小米MIX Fold手機的主機板上,需要貼裝1500多顆元器件。“過去,貼片機前後端得有四五位工人;現在依靠自主研發的設備,完全替代了人力。”周毅説。自動化、信息化、智慧化直接帶來了生産效率的提升。相比傳統手機工廠,小米智慧工廠的效率提升了60%,比目前手機代工業內最先進的工廠還高出25%。
超9成智慧製造設備自主研發
在生産車間,空中的傳送帶不比地面上的設備“清閒”,零部件源源不斷在空中傳送,升降都有專門的“電梯”。
一部手機從無到有要經過200多道工序,小米工廠絕大部分工序可實現自動化,成本相比過去也下降20%。“這是目前國內最高端的智慧手機生産線。這條生産線上,除了上下料環節,是完全無人化生産的‘黑燈工廠’。”周毅説。
作為工廠“最強大腦”的決策判定系統,利用大數據、分析引擎、動態知識圖譜、自適應能力,在動態和多維資訊收集的基礎上,對複雜問題進行自主判斷、推理,並作出前瞻性決策,同時系統還具有自學習、自適應的能力。換句話説,機器能夠“自主”作出預測,手機表面組裝、檢測、主機板加工、預組裝、整機測試都能實現無人化。
小米工廠的很多生産設備都打上了小米的標誌。與小米手機一樣,這些設備也是由小米研發。“工廠裏的智慧裝備,超9成都由小米和其投資的公司自主研發。”周毅説,目前已擁有自研板測系統、中央調度控制平臺、自動標定視覺演算法、自研整測系統、並行軟體系統、智慧控制中心等多項核心技術。為了做這間工廠,小米在三年時間裏投資了110家做智慧裝備的公司。
二期工廠生産效率將提升100%
一部智慧手機的智慧化生産背後,是整合3C行業優秀資源研發自主知識産權的核心裝備和器件。小米亦莊工廠目前合作廠商共計45家,其中有18家位於京津冀地區,上下游正在鍛造協同産業鏈。
小米智慧工廠一期更像是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預研、智慧設備研發和自動化産線的“實驗基地”。據悉,位於昌平的小米智慧工廠二期也已經在規劃中,即將在年內開建,預計生産效率將比傳統手機工廠提升100%,年産能可達到1000萬台。
這座工廠是北京智慧製造的縮影,目前全市已有63家智慧製造標桿工廠。市經濟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將拓展智慧製造新模式新業態,支援製造業企業通過智慧製造方式延伸生産性服務,提供遠端運維、狀態預警等線上服務,拓展服務型製造、共用生産等新模式新業態;同時,提升新技術供給能力,在人工智慧、5G通信等新興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加強佈局,拓展智慧化升級應用場景。(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