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營造“生態+營商”雙優環境

日期:2021-04-13 14:42    來源:北京市生態環境局

分享:
字號:        

  “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好不好?辦事流程方便不方便?還有沒有改進的空間?”為期半年的“局處長走流程”專項活動剛剛結束,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局處級幹部“變身”企業和群眾,對23個生態環境領域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流程進行切身體驗,全方位搜尋問題並進行整改。

  這是市生態環境局在營造“生態+營商”雙優環境方面的創新舉措之一。“十三五”以來,市生態環境局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原則,以“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大幅減少審批許可,嚴格依法依規監管,加大幫扶指導力度,有效地促進全市經濟高品質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

  堅持“簡政放權”,激發綠色高品質發展動力

  市生態環境局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不斷深入優化環評管理體系,優化環評分級分類管理,做法經驗得到世界銀行認可、獲得國務院肯定並在全國推廣,為我國首次躋身全球營商環境前40名做出貢獻。

  持續下放。2018年-2020年北京連續3年賦予和下放市級環評審批許可權。2018年發佈“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管理許可權目錄”,下放55%市級審批許可權,方便各區就近辦理環評手續。2019年、2020年結合北京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契機,加強審批許可權下放、管理重心下移,先後向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亦莊新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管理委員會等賦予市級環評審批許可權,以激發試點地區改革活力。2020年全面取消“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行政許可,建設單位可自主開展環保驗收無須報批。

  減少審批。2019年、2020年先後出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北京市細化規定”等政策文件,形成了“豁免-備案制-告知承諾制-審批制”的環評管理體系,大批污染小、風險低的建設項目免於環評手續。例如,以往小微商戶開辦餐館需要進行備案,今後無須再辦理任何環評手續即可落地。涉及疫情防控等“急難險重”項目先承諾即可開工,管理重點進一步突出,助力企業發展。但是,豁免手續並不代表免除建設單位應當承擔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企業依然要遵守各項生態環境保護要求。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全市5000余個項目豁免環評手續,33個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審批,完成疫情防控急需三類建設項目審批或備案85個。

  有效銜接。實行在規劃編制階段進行區域環境影響評估,從規劃源頭避免環境風險,同時為後續優化環評管理、加快項目落地創造條件。2021年3月29日,北京市地方標準《街區層面控制性詳細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正式發佈,將於7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準是全國首個為貫徹優化營商環境要求、推動落實區域評估政策落地而出臺的技術標準,為提高審批效率,打造“生態+營商”雙優環境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

  堅持“優化服務”,企業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以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獲得感為出發點,不斷創新機制,提升服務能力。

  大力度做好事前服務。生態環境領域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材料壓減了71%,審批時限壓縮了63%,實現受理前審核時間不超過1個工作日。加大政務信息化建設,除涉密、跨省等特殊情況外,所有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網上可辦”,所有行政許可事項實現“全程網辦”。還推出經辦人、首席代表“簽一次、簽兩次”事項清單,向企業群眾提供更快更高效的服務。

  重點解決辦事難題。為方便企業辦理環評事項,市生態環境局推出10集辦事指南動畫短片,企業辦事人員通過觀看動畫短片,就能明白哪些該辦理、如何辦理、線上和線下辦理方式等辦理事項,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此外,還在局網站專門開設“優化營商環境專欄”,集中展示最新政策和解讀文件、熱點問答,創新實行環評審批政策“小貼士”制度,在生態環境部門作出環評審批許可決定的同時主動告知企業後續注意事項。

  聚焦關切精準發力。對接國家政務服務“好差評”,組織開展生態環境領域政務服務第三方評估,以企業群眾訴求作為改革方向,實現精準服務。開展“局處長走流程”專項活動,市生態環境局局處級幹部“變身”企業和群眾,對23個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流程進行實地體驗,針對一些高頻事項,如環評事項的申報,進行“反覆走”,總計發現35個問題,主動發現問題、自覺糾查整改,力求不斷提高服務品質。

  堅持“放管結合”,營造宜居宜業良好環境

  堅持公平公正監管,創新監管方式,確保“放得開、接得住、管得好”,推動市場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生態環境品質持續向好。

  一是規範監管行為,保障公平公正。制定並動態更新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制度,印發行政處罰行為分類及公示期限管理相關規定,避免執法行為“一刀切”,提出從輕、減輕和免予處罰情形,提升執法透明度。

  二是創新監管形式,對企業無事不擾。建立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利用線上監控、視頻監控、遙感、熱點網格、用能監控、大數據分析等科技手段對納入正面清單企業開展非現場檢查,實現對守法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企業利劍高懸。加強信用監管,對環評文件編制單位和人員進行失信記分,有效遏制環評文件編制粗製濫造和弄虛作假等行為,確保環評制度的有效性和公信力。鼓勵公眾參與生態環境有獎舉報,提高監管執法針對性、有效性。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