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本市健身行業快速發展。健身、瑜伽和體育培訓等快速增長,在滿足市民健身多元需求的同時,體育健身類市民熱線投訴較多。對此,北京市體育局提醒廣大消費者應增強防範意識,理性消費,避免落入消費陷阱,讓“健身”變成“傷心”。同時也警示體育經營者,充分認識良好的消費環境是提振消費信心的前提,應秉持誠信經營的原則,摒棄套路行銷,注重將服務放在首位,共同創造和維護首都體育消費環境。對消費者來講,應注意以下四點:
一、抵制誘惑,理性消費。近年來市場上存在預付後服務難以兌現的現象。因此,提醒廣大消費者應理性對待各種預付促銷活動,尤其是超長時間、超低價、較大數額等預付交易行為,使用周期越長,風險也就越大。建議消費者根據自己客觀需要,謹慎選擇預付消費。
二、貨比三家,謹慎選擇。在辦理預付款(卡)購買服務時,應堅持“貨比三家”的原則,選擇“證照齊全、信譽度高、經營狀況好”的商家。根據實際需求,儘量選擇金額小、期限短的預付卡,避免因商家運營變故導致損失。建議健身初學者辦理次卡、月卡。也可先進行體驗式消費,在認可其服務後,再確定購買。
三、簽訂書面合同,避免口頭承諾。合同或協議是消費者與經營者雙方權利義務的約定,也是雙方出現消費糾紛後消費者維護權益的重要憑證。提醒消費者根據《北京市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條例》相關規定,仔細確認合同或協議條款內容,堅持先簽合同、後付費。推薦採用市體育局和市市場監管局聯合發佈的示範合同文本。尤其不要輕信會籍人員口頭承諾,切忌將錢款通過工作人員進行代收。另外還應核對收款賬戶資訊、退費、轉卡等條款,確保合同內容和商家承諾一致。
四、保留交易憑證,依法維護權益。如果遇到合法權益受侵,要牢記“證據為王”,堅持依法維權。因此,交易時應向商家索要並留存消費發票和支付資訊等憑證。一旦發生糾紛,應秉持契約精神,友好協商解決。對協商不成的合理訴求,應撥打消費維權熱線12315或登錄全國12315平臺網站、小程式、公眾號進行舉報投訴,也可通過行政調解或法律訴訟維權。
北京市體育局將依法依規進一步加強體育市場監管,努力與體育服務經營者、消費者共同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和健康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