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首個危舊樓改建項目封頂 蘇式老樓重建後增獨立廚衛 2022年春天居民住新房

日期:2021-12-11 07:50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
字號:        

  原標題:本市首個危舊樓改建項目封頂 蘇式老樓重建後增獨立廚衛 明年春天居民住新房

  全市首個危舊樓改建試點——建外街道光華里5號、6號樓項目12月10日封頂。以前幾戶合居的蘇式老樓,如今有了獨立廚衛。2022年春天,58戶居民就能拿到新房鑰匙。

  在CBD中心區,林立的高樓包圍着光華里老舊小區。5號、6號樓週邊雖搭着圍擋,深紅色的三層新樓已呈現在人們面前。“瞧這大窗子,多豁亮多痛快,這墻看著也結實!”一位家住附近的居民羨慕地説,“我家的樓也在旁邊,要是也能改造就好了。”

  在施工人員的帶領下,記者走進剛完成裝修的一戶房間,面積約30平方米。建設方房地首華的工作人員李銳介紹,這本是兩戶合居戶中的一間房,兩家人共用廚房和衛生間,生活很不方便。此次老樓重蓋,新房把兩戶家庭的廚衛分開了。

  光華里5號、6號樓是全市首個危舊樓改建的試點項目。“老樓是上世紀50年代建的,樓體沒有鋼筋,是用木板、秫秸搭起來的,俗稱‘葦茅房’。”建外街道相關負責人楊新記説,房子本就不結實,再加上年久失修,頻頻出問題。“每到6月,這裡都是我們防汛的重點點位,隨時準備搶修房頂。”

  2019年8月,光華里5號樓木質樓板坍塌,三樓的衛生間直接坍塌到了一樓。朝陽區和建外街道負責人立即趕往現場,迅速完成居民疏散安置。經鑒定,兩棟老樓已屬D級危樓,必須拆除重建。

  根據當時的政策,重建後應做到戶數不變、面積不變。居民又提出:費大勁兒拆老樓、建新樓,如果還是不增面積、不添廚衛,那太不值當了。2020年7月,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危舊樓房改建試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可通過翻建、改建或適當擴建方式,對危舊樓房進行改造。這一政策的出臺,為危舊樓改建打開了突破口。

  朝陽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新政,改建原則上不增加居民戶數,但可適當增加廚房、衛浴等面積。遵循“政府引導、居民自願”的原則,區住建委、産權方首開集團以及建外街道、光華里社區立即組成宣傳動員組,80多次入戶宣傳改造政策。

  改善居住條件當然好,但很多居民也心存顧慮:他們大多是承租戶,搬走後還能回來嗎?“為使大家安心,我們一戶一戶地談,跟居民承諾改建是為了改善大家的居住條件,肯定還會搬回來。”光華里社區黨委書記張秀偉説。

  “重建可以適當增加廚衛面積,但究竟能增加多少、在哪兒增加,都需要我們不斷與規劃部門協商,不斷平衡各方需求,尋求到一個最佳方案。”李銳説,比如增加廚衛後,居室面積會一定程度上增加,但相鄰樓宇的居民也會擔心影響採光,這時就需要反覆測算、多方協商。經過一年建設,兩棟新樓已正式封頂,正在進行內裝修收尾工作,2022年春天,居民就能住進煥然一新的家了。(朱松梅)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