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字育人的內涵

日期:2012-12-19 18:30    來源:北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分享:
字號:        

  “比”字文化內涵進入父親文化的哲學思考中,首先是接近、親近的意思,更是一種親情,是父愛。正因為父親這種對子女的愛,構成了“比”的前提,在“比”的過程中孕育著情感的釋放,父親多年的社會文化的積澱,理性的智慧,這種做人做事的人性修為,只有在愛的情感下才能無私地被激發出來,形成方向性的引領,這是“比”的邏輯起點。在“比”的過程中,父親對絲毫沒有處世經驗、社會閱歷、個人主見、思想防禦抗體的孩子,在設定的理想目標引領過程中,要把父愛的人生智慧和男人的責任、理性的思維、剛毅果決的風格一起融入到孩子性格與人性的塑造中,並要對孩子的是非判斷做出明晰的解讀。在“比”的過程中發現孩子的興趣,強化孩子的創新能力,激發孩子個性的潛力,形成終生追求的目標,正是父親“比”的社會性的視點。

  深沉的父愛

  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批評家傅雷對其子傅聰(著名鋼琴家)的愛沒有成為那種普通的溫情脈脈,而是始終把道德與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寫給兒子的書信就多達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傅雷説,他給兒子寫的信有好幾種作用:一、討論藝術;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才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