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需要什麼樣的“胎教音樂”?
音樂的啟蒙什麼時候開始?
要給寶寶聽什麼音樂?
要不要學樂器?
在腹中,胎兒能聽到嗎?
研究表明,胎兒在第7個月時開始聽到聲音。這時候他的聲音世界夾雜着各種“背景音”:血液迴圈的聲音、母親心跳的聲音和消化系統蠕動的聲音。這些聲音有時甚至能達到40分貝,這相當於在安靜住宅區的房間裏聽到的聲音。
外界的聲音需要蓋過這些背景音才能被胎兒覺察。
外部的聲音穿過媽媽腹部的聲音屏障匯集到胎兒的耳朵裏,他到底會聽到些什麼?在子宮中聽音樂,能不能使他將來更為出色?目前科學界並無定論。我們可以明確的是,當你唱歌的時候,他可以察覺到你的聲音。另外,爸爸如果貼着媽媽的腹部説話,胎兒也可以聽得到。
我們能夠做的
在孕期,如果你不喜歡歌劇,那就不要強迫自己聽——這並不能讓孩子將來成為男高音或者女高音。聽聽你喜歡的音樂吧,這些能讓你放鬆的節奏和音樂對孩子有好處。音樂的啟蒙就這樣開始了。
每個嬰兒的內心都沉睡着一個小莫扎特
寶寶真的有雙音樂的耳朵嗎?讓人高興的是,答案是肯定的——即使這個時候他的聽覺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3個月大時,嬰兒聽到的聲音比我們成人要少15~30分貝,直到8~10歲,孩子的聽力才能同成人完全一樣。但是奇特的是,在搖籃裏,他就已經可以識別一個走調的音符。
實驗已經證明,嬰兒對音樂的接受能力非常強。在實驗中,4個月的嬰兒更喜歡聽和諧的音樂,而不喜歡聽不和諧的音樂,聽和諧的音樂時,嬰兒會更加安靜。另一個實驗表明,8個月大的嬰兒,已經能夠理解音樂所傳達的感情。在“悲傷”和“歡樂”的音樂之間,嬰兒更喜歡後者。
我們能夠做的
音樂啟蒙首先是分享音樂帶來的快樂心情,如果一首歌曲讓你起雞皮疙瘩,那就沒有必要給孩子聽了。和嬰兒在一起,可以先從聽你喜歡的音樂開始,不用局限於兒童歌曲(當然,兒童歌曲通常好玩、有創造性,也是不錯的選擇)。所有的唱片都是啟蒙的曲目,只要你傳遞給嬰兒你的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給孩子聽的音樂,音量一定要溫柔。不要把嬰兒(大孩子也不能)放在音響的旁邊,也不要讓他聽節奏強烈的音樂,更不能讓他試戴你的MP3——嬰兒的內耳的纖毛細胞非常敏感。超過75分貝(相當於喧鬧的大街上的聲音)就開始損壞孩子的聽力。
媽媽,你也可以唱得很好!
你知道自己的寶寶喜歡什麼音樂嗎,流行樂?交響樂?或者兩個都不喜歡?不一定。能肯定的是,他一定喜歡你唱歌給他聽。注意到了沒有,當我們給寶寶唱歌的時候,唱歌的方法會有所不同?速度會更加慢,經常重復,聲調更高,更富有感情色彩。
通過錄音進行的試驗也表明,比起電視或者電台聽到的音樂和給別人唱的歌,孩子對直接唱給他聽的歌更敏感,這種喜好似乎是與生俱來的。
我們能夠做的
是的,唱歌給他聽吧!無論是充滿了愛意的有感而唱,還是僅僅為了讓他睡覺,或者為了讓他聽話(比如你給他換尿布的時候)而給他唱歌,對孩子都會産生正面的效果。
唱歌能夠分享快樂,也能增強母子關係,給嬰兒帶來幸福感。當你唱歌給他聽的時候,寶寶展現出了極強的興趣:他揮動着小手,或者晃動着小腳,或者口裏咿呀着作出反應。趕快回應他:“是的,你也可以唱得很好!”
你們可以一起模倣着發一個聲音,聽音樂時拍着手或者敲着東西來加強他的節奏感。你也可以抱着他跟着音樂晃動或者跳舞。試着敲敲鼓,你的孩子會高興地迎合着節奏跳起來!
6歲左右,他就可以進入音樂初級培訓班學習音樂了,這時,你可以和他一起選擇一種樂器來學習。
終於開始樂器學習了!
5~6歲之前,孩子還沒有準備好演奏樂器。簡單地説是因為他的手指還做不到足夠的協調。但是,如果你發現他對某種樂器感興趣,不妨給他親密接觸的機會,有很多可以保持孩子對音樂的興趣而不讓他厭煩的途徑。
我們能夠做的
像所有的教育一樣,學習音樂首先必須要讓孩子有樂趣。最好的辦法是帶孩子去聽為兒童舉辦的音樂會,讓他有機會欣賞樂隊和各種樂器。此外,不要忘記孩子喜歡模倣你。如果你們有機會一塊兒演奏那可是他最好的學習動機。
當成年人,無論是父母還是爺爺奶奶或者阿姨自己也練習樂器時,音樂對孩子就變得更為重要和珍貴當樂趣得以分享,所有模倣和學習的能力都會得到釋放。
如果你現在還不會任何樂器而你又很感興趣,不妨現在就開始學吧!這樣,你就不會再用“練你的小提琴”這樣聽上去就好像是“去站墻角”一樣的語氣來催促孩子練習樂器了。
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還是要讓孩子“玩”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