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竄痛也可由小小的肌肉引起

日期:2022-08-24 15:43    來源: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分享:
字號:        

  下肢竄麻疼痛時,很多人首先會想到是不是自己的腰椎間盤出了毛病,但這裡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不是所有的下肢竄麻疼痛都由腰椎疾病引起,也可能會是小小的肌肉——梨狀肌卡壓造成的。

  下面我們將講一講引起坐骨神經痛的另一常見疾病——梨狀肌綜合徵。

  梨狀肌卡壓綜合徵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經痛的常見疾病之一。當梨狀肌受損後,肌肉發生充血、水腫、痙攣、粘連和攣縮,導致該肌肉間隙或該肌肉上下孔變窄,擠壓走行在其間的神經、血管,便會産生以髖關節和臀部疼痛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神經肌肉病變。

  梨狀肌是臀部的深部肌肉,其形狀像梨,從骶椎前面開始,穿出坐骨大孔,而將其分成梨狀肌上孔與下孔,止於股骨大轉子。梨狀肌主要是協同其他肌肉完成大腿的外展外旋動作。坐骨神經走行恰好經梨狀肌下孔穿出骨盆到臀部。因此當梨狀肌受損後,也可造成坐骨神經受壓,表現為大腿後側、小腿、足部的疼痛、感覺麻木。如果有陰部神經受壓則表現會陰部的疼痛,會産生與性活動有關的問題,或者有腹股溝的疼痛。

  治療可口服鎮痛、營養神經類藥物;也可給予理療、按摩、針灸等;當然行坐骨神經阻滯,緩解疼痛會更明顯。如對各種非手術療法無效者,可考慮行梨狀肌切斷術。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