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癌防癌,收穫健康未來

日期:2022-05-10 14:47    來源:北京佑安醫院

分享:
字號:        

  “癌症”,一個常常讓人聞之色變的名詞。其實,除了恐懼,我們還可以選擇主動出擊、積極應對!4月15~21日是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是“關愛生命,科學防癌”。下面就來一起學學如何科學防癌吧。

  1. “癌”是什麼?

  癌症是一類疾病的總稱,這類疾病的發生是由於身體某一部位細胞的不停分裂和擴散。有學者稱“癌是細胞的疾病”。一個人身體內的細胞數量以萬億計,而癌症幾乎可以發生在人體的任何一個部位。

  在正常狀況下,人體內細胞會隨著機體需要而生長分裂形成新的細胞,當變老或受損的細胞死亡後,就由這些新生細胞取代。但是,當癌症發生時,這一過程被破壞。與正常細胞不同,癌細胞可以不受控制地生長,並具有侵襲性。本應死去的細胞存活,而新的細胞在不需要時不斷生成,這些多餘的細胞不斷擴增,形成腫瘤。

  癌症腫瘤是惡性的,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擴散或侵入鄰近的組織,或隨著腫瘤的生長,癌細胞破裂並通過血液或淋巴系統傳播到人體更遠的地方,形成新的腫瘤。

  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為應對癌症對健康和生命的威脅,需要我們未雨綢繆,積極預防。

  2. 哪些因素與癌症的發生息息相關?

  通常來説,我們很難確切地知道為什麼一個人會患癌症而另一個人卻不會。但是,一些因素已經被證實可以增加患癌的幾率。這些因素包括一些人為可控制的因素,比如暴露于特定的化學物質,以及不佳的行為方式,但也有我們無法控制的因素,比如年齡和家族史。

  年齡:癌症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同時,年齡增長是癌症的重要危險因素,總體而言,癌症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穩步上升。

  煙草使用:吸煙是癌症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使用煙草製品或經常暴露于煙草煙霧的環境都會使患癌的風險增加。

  酒精使用:飲酒會增加口腔癌、喉癌、食道癌、肝癌、乳腺癌等的發生風險。喝得越多,風險就越高。如果同時吸煙飲酒,風險會更高。

  飲食:新鮮蔬菜水果、膳食纖維、鈣等的攝入不足,或紅肉、加工肉類製品、腌制食品等的攝入過多,這些飲食習慣與癌症風險增高有關。

  ?胖:肥胖人群罹患乳腺癌、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食道癌、胰腺癌等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紫外線照射:暴露于紫外線會導致皮膚過早老化,並可能導致皮膚癌。

  3. 預防癌症,講究科學!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癌症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30%~50%的癌症是可以得到預防的。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是我們抗癌防癌的關鍵點。

  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注意這些生活習慣。

  戒煙!戒煙!戒煙!

  煙草使用是最為重要的致癌危險因素,造成約22%的癌症患者死亡。煙草煙霧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吸煙時間越早、吸煙量越多,風險就越大。吸煙者應儘早戒煙,不吸煙者也要注意不要吸入二手煙、三手煙。

  多果蔬,不飲酒

  對於不吸煙人群,最重要的癌症可改變影響因素是體重、飲食和運動。據估計,美國20%的癌症病例與肥胖、缺乏身體活動、飲食習慣不佳、過度飲酒有關。平時飲食上要注意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量吃堅果,不吃霉變食物,不吃或少吃腌制及熏烤食物。不飲酒最好,如飲酒,應限量,切忌酗酒。

  多運動,控體重

  “管住嘴、邁開腿”是控制體重的兩個重要方法。規律的身體活動不僅幫助我們維持健康體重,降低患癌風險,同時還能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建議進行每天30分鐘、每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每次活動至少達到10分鐘,每天活動的總時間可以累計。運動方式以有氧運動為主,同時結合抗阻力、關節柔韌性、身體平衡和協調性活動,也要注意安全,量力而行。  

  別忽視情緒的影響

  心理因素也是影響癌症發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多愁善感、謹小慎微、情緒抑鬱,如不善於自我開解就會帶來負面影響。讓自己保持樂觀、開朗、平和的心態也很重要。    

  重視體檢

  早發現、早治療,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就要求我們注意身體的微小變化,如出現大、小便習慣改變,反覆的出血,身體的腫塊,吞咽困難,持續的咳嗽或聲音嘶啞等,要及時就醫。還要定期選擇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健康體檢,積極完成每一項身體檢查,及早發現身體的不良因素,儘早干預。

您訪問的連結即將離開“首都之窗”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已歸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