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两委机关理论学习摘编(第6期)

发布时间:2022-10-27    来源: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机关党委
分享:

喜迎二十大·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新篇述评学习专题

目录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教育公平底线更加坚实稳固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喜迎二十大·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新篇述评1

编者按

  十年久久为功,十年玉汝于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为立体化全景式展现十年来教育事业取得的新跨越新成就,本报今日起推出“喜迎二十大·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新篇系列述评”,深入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砥砺奋进所取得的历史性变革和宝贵经验,敬请关注。

  百年峥嵘岁月,十年非凡历程。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2018年9月10日,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高瞻远瞩的论断,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培养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就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教育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不断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

  正本清源: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构筑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大格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质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

  构筑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大格局,最根本的是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亲自领导、举旗定向——

  每到学校视察调研,每次给师生致信回信,习近平总书记都要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等重大原则问题。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自信”;

  “‘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

  “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在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行动指南。

  教育系统着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有效转化为教育发展导向、政策举措和工作方法,在汲取历史智慧中守正创新,在紧扣时代脉搏中开拓前进,展现出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新担当新作为。

  构筑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大格局,关键是要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体制机制——

  2018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把教育列为16个“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之一。

  随即,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应成立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有的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担任组长。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聚焦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要决策和部署,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党组每年召开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一系列重点问题。教育部党组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纳入工作顶层设计,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政治要件和党组会“第一议题”。

  对标对表、校准偏差、狠抓落实,在教育部党组的示范和带动下,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时刻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

  构筑党对教育全面领导大格局,基础在于立足长远谋全局、集中精力抓大事——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对教育工作而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本”。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深入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系统性融入课程教材;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发布义务教育“新课标”,统筹加强体育、美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稳步上升;推动完善党的教育方针的法律表述,将劳动教育纳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教育事业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造就出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教育系统深入落实中央要求、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根铸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新思想新观点。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与青年学生座谈,给青年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他们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看望老教授、一线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他们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关怀和率先垂范下,教育战线牢牢坚持铸魂育人,深入研究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

  高举旗帜,强化思想引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学大纲》研制实施;全国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套5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循序渐进,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开学第一课”感悟家国情怀,毕业典礼彰显育人功能,各地各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围绕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疫斗争等重要节点和重大主题,深入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示范微党课”“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网上重走长征路”“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等活动,引导师生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

  健全体系,做实制度支撑——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出台,层层推进落实;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形成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将党建和思政工作作为“双一流”建设、学科专业等评估重要指标,撬动教育评价改革。

  破解难题,力求改革创新——

  翻转课堂、情景模拟、辩论比赛等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形式,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遴选31所高校作为“一站式”学生社区管理改革试点,推动近千所高校自主建设,带动全国高校党建和思政力量沉到一线、走近学生;加快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善用社会大课堂,打造网络“云课堂”,深化课程思政全课堂。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一场青春快闪,一曲爱国赞歌,新中国成立70周年,广大青年学子深情演唱《我和我的祖国》,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展现出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十年,思政工作队伍不断发展扩容。目前,全国高校马院由100余家发展到1440余家,为思政建设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超过12.7万人,高学历、年轻化已成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新特点。高校专兼职辅导员超过24.3万人,他们是学生身边“24小时在线”的贴心人、守护者。

  夯基提质:健全组织体系工作机制,推动党建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

  欲筑室者,先筑其基。

  党的领导在教育系统能不能有效实现,取决于教育系统党的组织体系健不健全,党的建设抓得好不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支持学校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把党的领导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第一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党组织成为中小学发展的“定盘星”——

  “原来一周才有结果的事,现在一天就能落实。”河南省济源市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迎军心里有本明白账:以前课后服务方案制定等事情都等着校长拿主意,如今党组织集体研究决策更科学、更高效。

  今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这是继2016年中组部和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之后,党中央再次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作出专门部署。

  党的领导成为高校办学治校的“指南针”——

  “书记晚上好!我从4个方面汇报本周党建工作情况……”每到周一,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吕守华就会准时打开“狮山党建首责”微信群。在“线”的另一端,该校党委书记高翅则要实时听取汇报,督导工作。

  2021年4月,中共中央修订发布《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作为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各地各高校系统抓好组织领导、学习培训、调研指导、队伍建设、考核督促,结合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年度综合考核等,统筹推进《条例》各项规定落地落细落实。

  党的领导优势成为引导民办学校发展的“总舵手”——

  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公办学校选派优秀共产党员到民办学校担任“第一书记”,到2021年年底,已向12所民办学校派驻书记,深入学校抓党建、提质量、促发展。

  《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民办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出台,为保障民办学校党组织履行职责提供了从政策到法律层面的切实依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十年,教育系统党建工作队伍蓬勃发展。教育部党组部署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创建党建工作示范高校、标杆院系、样板支部,21万个高校各级党组织日益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319万名党员争做干事创业的先进模范,教育战线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持续巩固。

  2021年,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披露的数据显示,99.4%的学生认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时针拨回10年前。

  2012年11月15日,人民大会堂一楼东大厅,灯光璀璨,座无虚席。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刚当选为总书记的习近平向党内外作出庄严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满足人民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始终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全面领导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十年,在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下,教育战线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

  回到今天,将目光投向整个教育领域,我们看到,一系列改革措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满意为标尺,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总要求和目标,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体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教育这艘巨轮必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喜迎二十大·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新篇述评2

  春暖花开,一队小学生前往河边山野体验生态讲堂;夏日炎炎,参加暑期实践的大学生们深入西北地区农村进行田野调查;金秋时节,一场场“丰收节”在各地校园里拉开帷幕……这是新时代中国大地上奏响的教育乐章——以更加新颖的教育形式、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培养着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

  以德育人,开创思政教育新格局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工作,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提供了原则遵循和方向指引。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系统牢记立德树人初心使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随即,教育部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各地中小学积极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实效性。

  2021年9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在全国中小学投入使用,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被书中生动的故事和精美的设计深深吸引。

  2022年8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要求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随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大思政课”建设全面推进。

  “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各地大中小学高质量的思政课程将知识学习、情感体验和价值引导融为一体,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教育系统全面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守正创新,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中小学的德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活动中教育和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小学生走进法院接受法治教育,让“法”看得见、摸得着;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蒙古族第二幼儿园的孩子们全情投入情景剧《国家的孩子》的表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渐渐走入他们的心中……

  2017年8月,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自此,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高等学校鼓励大学生砥砺奋进,在奋斗中闪光,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021年底,陕西西安外事学院学生张腾飞每日志愿服务10余小时、日行30000多步,为“抗疫”默默付出;多年来,安徽师范大学学生郭昊用航拍记录和展现家乡之美,用专业所学唤起人们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不断强化思政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红色主题教育,鼓励大学生将“小我”融入祖国和时代的“大我”之中。

  ——职业教育坚持“德技双修”,培养思想坚定、技能过硬、竞争有力的毕业生。

  “德育强,技能会更强,就业也更有竞争力,学生的未来才会走得更好更远。”新疆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石丽体会颇深。

  党的十八大以来,跟随时代发展的脉搏,我国职业院校德育建设的足迹清晰可见。2014年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职德育工作提供基本规范;2019年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发布……这些文件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意义非凡。

  以文化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2016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凸显。

  今天,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质量教育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到教研工作体系建设……教育系统坚持改革发展,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2021年3月,教育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等六部门制定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发布,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2022年3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服务“停课不停学”、落实“双减”和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一项项评估、监测结果,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证明——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显示,80%左右的学生学业表现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我国部分省份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的总体成绩名列前茅。

  在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项目实验室里,学生们用实验实证假设,用数据表达结论,像科研人员一样探索研究;在湖北省宜昌市科技高中,编程、科创项目和竞赛锻炼培养着学生的编程思维和技术……

  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有序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切实加强学生发展指导,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各地普通高中不断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努力打造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由分层发展转向分类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发布,使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目标更加明确,为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普通高中教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有效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有力支撑了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方面的持续改革,到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从“211”“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计划,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已经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了世界第一方阵。我国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育了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民族振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办、国办先后印发《关于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先后召开,人才培养改革全面展开。

  ——从产教融合到校企合作,从工学结合到知行合一,职业教育以自身高质量发展肩负起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使命。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向纵深推进。从《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到今年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的法律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从“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到“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的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通,学生成才路径更畅通……

  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守正创新,人才培养驶入“快车道”,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市场需求、“到岗即用”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全面发展,实现“五育”并举新突破

  少年儿童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关系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2021年9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绥德实验中学同大家亲切交流时指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孩子们要全面发展,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之栋梁。”

  ——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系统积极落实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持续深入开展美育建设,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

  在新疆伽师县,融合了音乐、物理、科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的“水果钢琴”美育课程,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在宁夏吴忠市的太阳山中心小学,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观察树叶外形,判断颜色和光线变化,描绘出形态多样、色彩迥异的叶片……形式各样的美育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的窗户,使他们沉浸其中。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2020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各地中小学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不少于一小时体育锻炼,并积极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改革创新、协同育人,在少年儿童成长的“拔节育穗期”,全社会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撑起了明朗天空,精心引导和培养他们成为国之栋梁。

  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500多名学生一边推掌、冲拳、踢腿,一边喊着口号,“今之责任,在我少年。明德习武,健体强身……”;在江西省瑞金市,“我为母校(学校)建球场”活动吸引了历届校友关注,共同为学生创建良好的体育环境……

  如今,学校体育氛围日益浓厚,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上升,优良率由2016年的26.5%上升至2021年的33%。

  ——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劳动教育纳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也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绘制出了一张全学段劳动教育推进路线图……引领大中小学校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

  今年秋季开学,根据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劳动课”走进了全国中小学,与语文、数学课一样,正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课程。

  全国各地中小学还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劳动意识和主动服务社会的情怀。在山东,一片“农作物种植”实验田间,学生们辛勤劳动,研究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在广西,一批手艺人、传承人、老匠人带领学生们亲历传统技能的劳动;在浙江,学生们“拜师”茶农,体验采茶、炒茶……

  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教育系统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力谱写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华美乐章!

  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

  喜迎二十大·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新篇述评3

  深山、高原、田野……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都有上学路。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14亿中华儿女的梦想里,人人都能放光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坚定不移地“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坚定不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与2012年相比,学校增加6300余所,在校生增加2800余万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我们一步步向着美好教育的目标迈进。

  这十年,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大篇章里,教育写下无限深情、激昂的答卷。

  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2021年2月25日,人民大会堂。

  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回望来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减贫进入攻坚拔寨的决胜时期,党中央将“两不愁三保障”列为破除贫困难题、消灭绝对贫困、迈向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都不能少”是其底线目标之一,是党和国家作出的庄严承诺,直接关系人民福祉。

  “您是兰兰的父亲吧?我们来接您的孩子回家上学。”这是一场跨越3400公里的劝返之旅,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工作组成员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找到了辍学儿童兰兰父母务工的工厂,接兰兰回归校园。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要保证贫困山区的孩子上学受教育,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蜿蜒的山路上,纵横的沟壑里,回荡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

  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60万人降至831人,其中20万名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2012—2021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从99.85%提高到9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30万以上人口县均设有特殊教育学校,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比2012年提高3.6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要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进入新时代,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期盼孩子能接受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这十年,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国际公认的普及化阶段,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这十年,幼有所育的理想照进现实。2021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8.1%,比2012年提高23.6个百分点,学前教育实现基本普及;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7.8%,有效保障了绝大多数幼儿能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这十年,“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社会的生动写照。2020年,全国及各省(区、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到90%以上,如期实现国家确定的普及目标;2021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到91.4%,比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2013年至2020年底,累计有800多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多亏了好政策,我才能到北京读大学。”在中国农业大学就读的宁夏西吉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谢非说。像他一样,通过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考入大学的,累计有95万余人。

  这十年,中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达4430万,毛入学率达到57.8%,比2012年提高27.8个百分点。

  提升全民族素质,与国家实现全面小康脚步同频。

  中西部教育是中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西部全面振兴大局,影响着我国高质量发展全局。

  十年来,发展最快的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和农村。全国新增幼儿园80%左右集中在中西部,毛入园率增长幅度超过30%的13个省份都在中西部;10个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较低的中西部省份,10年平均提高了17.02个百分点,有的省份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

  教育公平是教育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的发展和公平归根结底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提高社会流动性的关键之举。

  十年里,“公平”与“质量”成为发展的关键词。2021年底,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均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99.8%的中小学办学条件达到“20条”底线要求。这意味着,义务教育实现了入学机会公平和基本办学条件公平的伟大飞跃,形成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和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普及水平历史性跨越的背后,是教育优先发展的决心和行动。历史性跨越的背后,是高瞻远瞩的擘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十年里,我们见证了历史上的诸多“首次”,足见国家发展教育的决心之坚。

  学前教育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义务教育方面,“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以前所未有力度狠抓控辍保学;普通高中教育方面,国家先后出台《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密集程度史无前例。

  十年里,教育普及发展的保障机制日益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更加凸显。

  每年开学,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第三小学校长和永强都会给一年级新生上一节感恩课。“大家算算小学6年,国家在助学上给我们投入多少钱?”“几千元吧?”“一年3500元,6年2.1万元。”和永强特意拿出2万多元现金。孩子们惊呆了,对国家的补助有了深刻印象。

  数字无声,但彰显着国家对每一个不容被忽略个体的呵护。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覆盖全学段,10年来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许多投入都以千亿、万亿计。2020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为2532亿元,比2011年的416亿元增长5倍;2012—2021年,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从1.17万亿元增加到2.29万亿元,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普通高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由2012年的2317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4666亿元,增幅超过1倍。

  从中央到地方,教育之事总能汇集磅礴之力。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役中,“三区三州”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但教育人早已在百年树人的事业里养成了愚公移山之志。多年来,教育部始终将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与10余个省份签订了《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合作备忘录》,全国95%的县“一县一案”出台了控辍保学工作方案。

  从教育系统到全国一心,教育立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既是国家意志,也是人民期待。

  各地教育、公安、人社部门建立协作劝返机制,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为“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再上一道保险阀;民政、统战等部门依法依规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财政部、教育部、人社部连年下达资金用于学生资助补助,落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国家学生资助政策……

  面向“十四五”,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下同欲者胜。我们向着“人民满意”的目标奋勇迈进。

  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为挺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据研究,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为全部由高中学历的职工组成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提高24%,如果进一步改为全部由大专学历的职工组成的话,企业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蔡昉说。

  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放眼国际,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一个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的体现,是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及创新发展能力的国际通用基础性指标。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很低,1982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3年。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从5.3年到9.9年,中国用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近百年的普及义务教育之路。奇迹支撑奇迹——其间,用教育“武装”的数量巨大的劳动者成为中国腾飞的翅膀。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要发展,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继续提升,2021年达到10.9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

  这不仅浓缩了10年来中国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更宣告着我国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得到大幅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更高素质将有效抵消因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以此推动建设庞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目前,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比10年前大幅增长,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10年累计培养毕业生7900多万名。人才涌现,成效卓著——

  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制成功“九章”量子计算机,高校专利转化金额十年间从8.2亿元增加到88.9亿元……这是教育服务和支撑国家战略、推动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回应。

  多项实证研究表明,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程度,与国家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准成正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立国指出,未来,我国要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到2035年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有赖于教育尤其是通过高等教育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未来5年,我国一半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将接受高等教育,这批青年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教育普及的意义,远比数字更重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10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普及,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圆了亿万人民完善自我、各展其才的梦想,筑牢了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乘着新时代的东风,迈开铿锵的步伐,教育强国的盛景在前方。

  教育公平底线更加坚实稳固

  喜迎二十大·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新篇述评4

  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不管求学哪里,每个学子的梦想都被照亮。

  寒门学子、随迁子女、残疾儿童……无论身份如何,每个家庭的希望都被托起。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实基石。”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思政课堂上,青年教师乔显喆的讲解引发了学生共鸣与热烈讨论。

  “老师,我是新疆的,上学以来基本没交过学费,国家实施减免!”

  “我的兄弟姐妹多,之前我差点儿辍学,多亏党的好政策和学校老师的劝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教育系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通过实施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扎实构建了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的全链条保障体系,使教育公平底线更加坚实稳固,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起点公平:一个孩子也不掉队。

  “我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的小山村里……”今年6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2届本科毕业生苏正民讲述了自己的求学故事,曾经,父亲的医疗费用让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不堪重负,是国家和社会的资助,让他重新回到了明亮干净的教室里。

  从被迫辍学到走出大山,从接受资助到回报社会,越来越多像苏正民这样的学生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成长。

  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2012年,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时指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义务教育一定要搞好,让孩子们受到好的教育,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2—2021年,全国小学净入学率从99.85%提高到99.9%以上,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始终保持在10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辍学实现动态清零,长期存在的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控辍保学,苏正民所在的四川凉山州就劝返了6万余名辍学学生,以实际行动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就要保障每个孩子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一条就写明“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宪法也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十年来,党和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党的十九大要求“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从2011年开始,国家连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央财政设立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021年,全国幼儿园达到29.5万所,比2011年增加12.8万所,其中,近80%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近60%分布在农村。

  十年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增至88.1%,增长幅度超过30%的13个省份都集中在中西部省份,“三区三州”等原深度贫困地区入园率显著提高,学前教育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实现了基本普及。

  ——招生入学改革,促进机会公平。

  “现在看来,当初没把孩子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城区学校上学是正确的!”镇上引进了民大附中、北大附小等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学校的一位学生家长这样感慨。

  十年来,通过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跨区域考试掐尖、举办“占坑班”、收取“赞助费”等违规招生行为得到全面规范,“择校热”大幅降温,入学机会更加公平。

  ——坚持资助先行,完善政策体系。

  学前教育坚持“地方先行,中央补助”,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高等教育建立多元混合资助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覆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学段,较为完善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国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奋力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一个都不能少,还要让公平的阳光惠及更多的随迁子女和残疾儿童。

  在流入地上学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多了。国家实施“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规模达到1372.4万人,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和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的比例达90.9%。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机会更多了。国家连续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30万以上人口县均设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共有在校生9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54.1万人,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过程公平:教育面前一视同仁

  2021年4月,一名学生家长想给孩子提高数学成绩,向培训机构陆续缴纳了21万元补课费,结果孩子的数学只考了59分。

  在此前的一段时期内,K12教育培训产业加速扩张,盲目逐利者不在少数。如果孩子的发展只与金钱挂钩,教育的壁垒恐怕会越筑越高。当教育生态失衡,教育公平便难以保障。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校外培训治理取得明显进展:线下学科类机构压减率达95.6%,线上压减率达87.1%,学校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此举有力减轻了教育“内卷”,有效推进了教育公平。

  过程公平,意味着要努力保障每名孩子都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特别是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贫困地区办学经费,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对于发达地区的孩子来说,补课可能只是学习知识的一种途径,但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而言,良好的学校教育可能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如何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可以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由之路。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

  早在2010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就联合启动实施了“国培计划”。“国培计划”实施十周年之际,共有31个省份的约1680万人次教师参与,其中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参训人次约1574万,占比94%。

  这种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的大规模在职培训,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大,开创了我国教师培训的新局面。近年来,教师交流轮岗制度的建立,推动着优秀骨干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退休支教等多种渠道,也为中西部农村补充了大量优质师资。

  ——硬件提上去,环境好起来。

  2014年,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的通知》,提出“全面改薄”20项底线要求。中央财政累计投入4000多亿元,带动地方投入超1万亿元,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问题,缩小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

  现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包括教学点)办学条件已经全部达标,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危房、大通铺等问题基本解决,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农村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实现质的飞跃。

  ——教育信息化,填平数字鸿沟。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教育部加强统筹部署,“三通两平台”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三全两高一大”新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呈现出应用深化不断加速、创新案例竞相涌现、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的良好局面。

  2022年3月28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提高质量,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双减”和“停课不停学”。一块块电子屏幕,将优质的教育资源送到每一名孩子面前。

  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自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来,到2021年底,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均通过了国家督导评估,这是继全面实现“两基”之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结果公平:人人都有出彩机会

  2014年,邢小颖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现在,她是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实践课教师。如她所言,“可能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给顶尖学府的学生讲课,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正是教育公平的必然结果。

  星光不负赶路人。2015年,她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的专升本,2017年顺利毕业,并拿到工学学士学位。2021年获评工程师职称,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她讲铸造课的视频还获得了两亿播放量和百万点赞。

  结果公平,意味着要努力实现每名受教育者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事实上,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因材施教,让不同出身、不同特点的人,都能获得最适宜其自身发展的教育结果,让人人都能人生出彩。

  ——人生出彩,需要有科学的“指挥棒”。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破“五唯”,令教育生态为之一新。两年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人生出彩,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前提。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教育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共同确定推介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升级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累计招生87万人,毕业55万人;深入实施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专项计划,2012年以来累计招生95万余人。以实际行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人才振兴推动全面振兴。

  十年来,教育部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80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水平保持稳定。就业是民生之本,数字的背后,凝结着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也承载着千万个家庭的希望。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生出彩,更要活到老、学到老。

  目前,全国共有1891所各类高校举办学历继续教育,在学人数占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数的46.8%,有力提升了国民受教育年限和素质。教育部大力推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建设,确定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129个、示范区120个,建成30所老年开放大学和老年教育专门机构。

  “再穷不能穷教育”,尊师重教的传统始终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里。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中国,接受教育的渠道已被充分打通,终身教育“立交桥”正在扎实构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美好愿景正逐渐成为现实。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视频讲话中向世人宣告,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事实证明:教育公平,人民至上。

  句句承诺,掷地有声……

  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

  喜迎二十大·新时代新征程教育新篇述评5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这一高屋建瓴的重要论断,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将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牢记使命,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推动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科技体系有效对接,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越来越强大的教育力量,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

  推动科技创新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

  2021年12月,清华大学牵头设计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而这只是我国高校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一个缩影。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

  高校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我国高校必须聚焦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自主创新主动权方面勇挑重担。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寄予的殷切期待,也是高校对国家、对民族、对时代的历史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双一流”建设扎实推进,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校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若干前沿领域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带动一大批高校和学科持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新增交叉学科门类,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周期由10年缩短为5年,对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响应能力持续增强。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前提,而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10年来,高校承担了60%以上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的6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67%,成为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不断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

  薛其坤教授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中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成为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重大原创突破;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研制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华中科技大学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西安交通大学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

  “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在2021年5月28日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高校开展科技攻关提供了方向指引。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靠自力更生。教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组织高校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聚力打造“国之重器”。从“神舟”飞天到“北斗”组网,从“羲和号”逐日到港珠澳大桥入海,一系列大国工程的背后,数百所高校作出了突出贡献。

  10年来,高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国家科技三大奖累计突破1000项,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0年来,我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成效显著,绘就了我国教育系统科技报国的美丽画卷。

  深化产学研合作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曾几何时,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倚靠长三角的安徽省合肥市经济发展并不快。但是,“有朝一日春雷动,得会风云上九重”。2021年,合肥GDP达1.14万亿元,10年累计增幅213%,在主要经济强市中位居全国前列。

  亮眼的数据背后,是10年来每年约7万名职业院校毕业生扎根合肥的努力,职业教育成了合肥高速发展的“密码”。与合肥一样,在天津、宁波等地,职业教育依托产业办专业、专业链主动对接区域产业链,成了当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要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教育系统把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以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效能社会服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的贺信中这样强调。

  面向市场、服务产业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功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也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办学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建设,明确类型教育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三年行动目标任务。10年来,中高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累计培养毕业生7900多万,职业院校供给了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70%以上的新增从业人员。

  不仅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也主动将自身发展“小逻辑”服务服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在积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扎实服务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有力支撑科技冬奥成功举办等方面积极作为。

  10年来,教育部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布局建设了229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加强与行业产业龙头企业和地方政府深度合作,为产业和区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校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也显著提升。10年来,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突破6.5万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加到88.9亿元,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哲学社会科学也大有作为。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的科学判断,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为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我国实施了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支持设立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各类研究项目3.6万余项。10年来,高校牵头建设了38%的国家高端智库,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10年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日益成为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顺利返航。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毕业生孙一唯也决定回到生她养她的那片土地上——她签约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

  和孙一唯一样,每年都有大批高素质人才投身航空航天事业。“嫦娥团队”“天问团队”“神舟团队”“北斗团队”等多支人才队伍,平均年龄都在30—40岁之间。这里面,教育功不可没。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时隔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又一次强调了这句话。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迫切需要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10年来,教育部持续深化科教融合,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着力强化基础学科、工程师、技术创新等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国家“元实力”“硬实力”“锐实力”,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吸引1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改革,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体系,支持1100多所本科高校与近800家企业合作立项了3.7万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10年来,高校(未包含成人高校)累计培养了高素质专业人才7700多万人,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持续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

  高校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2021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全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比10年前大幅增加。教育普及的全方位跃升带来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8年。

  世界银行的相关研究表明,劳动力人口受教育时间每增加1年,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9%;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一年,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7%。我国教育普及水平的历史性跨越,使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10年来,教育系统牢记使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了越来越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踔厉奋发担使命,笃行不怠谱新篇。10年来,教育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显著增强,担负起了支撑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交出了一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答卷。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