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专栏首页
【 字体:   】

颐和秋韵・桂香满园 2025北京桂花文化节盛大启幕 十园联动共邀金秋之约

  • 区域:海淀区
  • 开始时间: 2025-09-23
  • 地点:颐和园等十园
  • 结束时间: 2025-10-12
  • 活动类型:游园活动
  • 来源:颐和园

  三山五园秋色起,十园金桂竞芬芳。

  秋风轻拂昆明湖面,涟漪微起,也唤醒了颐和园内沉睡一夏的桂花精灵。这座承载着三百年皇家园林记忆的文化瑰宝,于今日正式迎来“花开北京 金桂飘香” 2025北京桂花文化节、颐和园第二十四届“颐和秋韵”桂花文化展暨“文心雅韵”苏州园林文化艺术展。

微信图片_2025-09-26_102231_175_20250926102421A006.jpg

  即日起至10月12日,以颐和园为主会场,携手京城九大名园,共同打造一场跨越时空、融汇南北的秋日雅集。十园联动,金桂齐绽,邀您共赴这场浸润着文化馨香的金秋之约。    

  桂花文化展:皇家园林秋意浓

  01桂花迎宾:满园秋色关不住

  东宫门区作为主要入口,现已布置大量古桂和一品红、菊花等应季花卉,以浓郁的花香迎接每一位游客。各大门区精心布置的桂花景观,让游客一步入园区便能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氛围。

微信图片_2025-09-26_102310_653_20250926102439A008.jpg

  02古桂添彩:暗香浮动月黄昏

  仁寿殿区域的皇家建筑与古桂相映成趣,展现宫廷赏桂的雅致场景。这些珍贵的古桂被安放在特制木桶中,既保护了文物,又不影响观赏效果。

  颐和园博物馆内摆放的大型盆栽桂花、三角梅、菊花盆景,以及组合花钵,营造花团锦簇的节日氛围。

  耕织图水操学堂精品桂花和悬崖菊、什锦菊和北派盆景、宫廷插花交相辉映。

  03花卉增色:匠心独运映秋光

  “龙御华光”主题花坛(文昌阁东侧)以东方祥龙和盛世宫灯为主题,红金主色调彰显皇家气派。设计灵感源自《拾遗记》中“龙衔灯烛”的神话意象,牡丹、桂花等花卉簇拥龙身,象征国运昌隆。

  “湖山方胜”园林小景(廓如亭)巧妙运用传统方胜纹样框景,将湖光山色融入花艺之中。“方”取两船并行之意,“胜”寓祥瑞美满之愿,形成“画中有景、景中有我”的独特审美体验。

  特色花钵景观:“颐荷献瑞”花钵以清宫藏荷叶形笔洗为原型,取“颐养冲和”之吉祥寓意;“寿字缸”以菊花为主花材,表达“菊寿同辉”的美好祝愿。

  “耕织春华秋实”花境巧妙融合江南农耕文化与园林艺术,以四色花卉代表四季更迭,展现中式园林的雅致古朴。

  苏州园林文化艺术展:江南雅韵入京华

  颐和园作为中国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与苏州古典园林虽风格迥异,却共同诠释着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为进一步宣传苏州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文心雅韵”苏州园林文化艺术推介展于今天上午同步启幕。展览设置于耕织图水操学堂第五展厅,展期至10月12日。本次展览展品主要为园林书条石、盆景、花艺三个内容:

  01墨韵石痕—书条石拓片珍品

  精选留园、网师园、耦园、艺圃、退思园、怡园等苏州古典园林中珍藏的历代书条石拓片10余件进行展示。这些拓片原作镌刻有历代名家书法、文人游记、题跋诗词,是苏州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与中国书法艺术完美结合的瑰宝,承载着江南文人的笔墨情趣与人文精神。

  02小中见大—苏派盆景艺术

  苏派盆景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古雅秀美、苍劲入画”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技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留园管理处选送的5件盆景代表作,充分体现了苏州古典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造园思想,展现了苏派盆景“造型精巧、意境深远”的独特魅力。

  03心生万象—古典插花艺术

  留园管理处花艺师以秋季特色花卉为素材,现场创作3盆中式传统插花作品。中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线条美、意境美,注重花材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与苏州园林的审美意趣一脉相承,展现了中国传统花艺的雅致与深邃。

  桂花文化科普活动:知行合一趣体验

  9月23日上午,水操学堂院内开启丰富多彩的桂花文化科普活动。

  01“桂植方寸”生态盆栽

  颐和园百年桂花专业养护专家现场指导,带领游客认识桂花植株,造景,种植,浇水,传授养护知识,营造中秋氛围。

  02“桂影鎏金” 掐丝珐琅制作

  由科普讲师介绍掐丝珐琅历史,结合中秋盛桂,讲解桂花特征及叶片等植物特性,解读 “桂影” 纹样的吉祥寓意。

  03“丹青桂韵”画作体验

  活动融合植物美学与艺术教育 ,在桂花树下创作肌理画,掌握肌理画创作技巧,加深对桂花生态特性的了解,实现科普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

  04“闻香识桂”香包手作

  由科普讲师介绍桂花历史和不同品种桂花香气成分组成,展现颐和园桂花文化脉络,带领游客通过香包制作,感受颐和园百年古桂所蕴含的独特历史魅力。

  05“桂馥颐和” DIY 手工制作

  科普讲师解读颐和园盆栽桂花 “定时飘香” 的生理机制,科普古桂养护的科学原理,引导游客以桂花为核心元素,制作专属 DIY 手作,在指尖创作中定格桂香与园景,让颐和韵味与植物科学知识深度融合。

  桂花文创:馨香雅韵带回家

  金秋赏桂之余,颐和园还为游客准备了丰富的特色商品与美食,让您把秋日的美好记忆带回家。

  01特色美食饮品

  园内多家茶饮店与食品店同步上新,推出桂花风味限定系列,包括:

  桂花拿铁/奶茶:醇厚咖啡与奶茶基底,融入清新桂花芬芳。

  桂花酥酪:传统酥酪糕点搭配桂花调味,甜而不腻。

  其他桂花风味小吃:多种创意桂花美食,等您来品尝。

  02百鸟朝凤香氛系列(穿堂殿、石舫文创店、知春亭文创店在售)

  颐和御桂·无火香薰套装

  以颐和园园藏“百鸟朝凤屏风”文物为设计蓝本,将东方美学与现代香薰艺术相融,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雅致格调的空间艺术品。

  天香牡丹·香囊挂件设计取自颐和园经典元素,以佛香阁轮廓为骨,百鸟朝凤织锦为裳,将蓝地粉彩方砖纹路、灯笼瓶番莲鎏金等元素绣入香囊肌理。流苏与珠串轻摇时叮咚作响,宛如昆明湖细浪轻拍。

  玉兰拂雪·车载香薰采用锌合金珐琅工艺,呈现凤凰百鸟及花卉纹样。色彩明艳饱满,经高温烧制形成晶莹釉面,历久弥新,局部辅以鎏金勾边,更显精致。

  荷风沁露·石膏香挂将百鸟朝凤图案融入现代香挂艺术,通过浮雕镶嵌工艺,兼具视觉美感与香氛功能,为生活空间增添一抹雅致馨香。

  03颐和园纸雕文创本(东九间、临河殿、石丈亭有售)

  封面采用清新淡绿色调,点缀栩栩如生的桂花花瓣,开窗设计灵感来源于乐寿堂南侧的临湖什锦玻璃灯窗。内页通过精湛纸雕工艺,立体呈现昆明湖波光、荷花婀娜、石舫稳重、万寿山雄伟、佛香阁庄严等颐和园美景,让整座皇家园林跃然纸上。

  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在园内各指定店铺均有销售,是馈赠亲友、收藏留念的佳品,让您把颐和园的秋日诗意与馨香雅韵带回家中。

  十园联动:全城桂香秋意浓

  本届桂花文化节采取“一主九分”的办展模式,让市民游客不出京城就能领略全方位的赏桂体验:

  01颐和园主会场

  作为本届桂花文化节的主会场,颐和园展出来自清宫的百年古桂70余盆,总数达230余盆。园内精心打造的“龙御华光”和“湖山方胜”两大主题花坛,将皇家园林的气派与桂花文化完美融合。

  02劳动人民文化宫

  太庙五色琉璃门前,150余株精品桂花与苍劲古柏相映成趣,展现古老坛庙园林的独特风韵。

  03香山公园

  勤政殿至枫林村景区陈列的36盆各色桂花已正式迎客,香山泉水滋养桂花的百年传统与现代园艺技术相融合。

  04国家植物园(北园)

  展览温室、盆景园等区域展出的36株精品桂花正吐露芬芳,“秋菊桂香”特色景观将桂花与独本菊巧妙搭配。

  05玉渊潭公园

  樱花园大草坪上,十余株颐和园盆栽桂花与园内7000余平方米的花卉布置相得益彰,延续花事浪漫。

  06中国园林博物馆

  入口广场、大厅和四季庭精心布置14株盆栽桂花,与馆内展厅、室内外展园相映成趣。

  07路县故城遗址公园

  博物馆南门广场“汉韵华章”花坛和西侧“汉踪花谱”花境映衬下,10株颐和园精品桂花与汉代遗址展开古今对话。

  08紫竹院公园

  桂竹相映,别具雅趣,游客在欣赏翠竹清风的同时感受桂花馥郁。

  09海淀公园

  现代与传统交融的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就近赏桂的便利。

  10八大处公园

  三山环抱的独特小气候中,百卉园内20余株陆地种植的桂花正值盛花期,97.4%的森林覆盖率为桂花提供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观赏指南:金秋赏桂正当时

  展期:即日起至10月12日

  开放时间:参照各公园日常开放时间

  门票信息:各公园门票价格不变,展览免费参观

  推荐路线:东宫门→仁寿殿→乐寿堂→文昌阁→廓如亭→耕织图景区→颐和园博物馆

  特别提示:节假日期间游客较多,建议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特别预告:颐和园日历(2026)正式发行!敬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发布渠道,获取最新信息。

  秋色正浓,桂子飘香。这个金秋,不妨放慢脚步,来颐和园感受百年古桂的馥郁芬芳,领略南北园林的艺术对话,在皇家园林的秋光里,找寻那份属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活动信息如有更新,请以官方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