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育人的内涵

日期:2012-12-19 18:30    来源: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分享:
字号:        

  基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对父亲文化所表达的精神加以理解,“从”字中的两个“人”,走在前面的是父亲,跟在后面的是孩子。在“从”的过程中,不管是对父亲教诲的服从,还是方向引领的听从,以及一前一后的跟从,都是为了在成长的历程中,以领航前行者的思维、行为、信仰、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给幼稚的又渴望了解人生的孩子以方向性的引领和思想、视野的开拓。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前行者”的行为状态,要成为学习者的榜样和骄傲,这种榜样的力量将会对孩子的终生产生深刻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影响。孩子未来的道路能走多远,就看在跟从的过程中父亲的理性目标设定多远。当父亲以这种文化的思考设定孩子未来的方向时,也就等于给予孩子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视野,它决定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理想的境界和精神的深刻。

  父行子相从

  晋代王羲之有“书圣”之称,其楷、行、草、隶、八分、飞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学习的楷模。王羲之对书法的痴迷更是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献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后战乱中,其后世走乱,家谱遗失,后世分布在沈阳,海伦等地。现知其后世有王庆凯、王潇丹等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七子王献之,王献之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更有“小圣”之名。王献之所以那么爱书法,这跟他的父亲的影响分不开的,人们都说王献之跟王羲之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的人。王羲之在一次练书法时,错把妻子送来的馒头蘸在了墨汁上,还不停的夸赞它好吃……有一次,王献之取过仆人手中的一把芦苇扫帚,蘸着泥水在墙壁上写了起来,自己也不知道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只是觉得非常的好写,比起毛笔来是松软多了……最终,王献之继承了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成为与王羲之齐名的大书法家。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首都之窗”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